木桩

注册日期:2014-11-04
访问总量:57443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歌剧欣赏 (2)-我听歌剧的体会


发表时间:+-

    歌剧中,我特别喜欢普契尼(Puccini)的作品。普契尼是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1858-1924)。普契尼生前谱写了很多剧本,描述各国的风俗人情,音乐的旋律非常优美。描写中国的有《图兰朵》,描写法国的有《波西米亚人》,描写罗马的有《 托斯卡》。

    普契尼写日本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有多种版本的演出。剧本讲的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新闻报道的一个真实故事:年轻的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出于猎奇,娶了年仅15 岁的艺妓巧巧桑(蝴蝶夫人)为妻,新婚不久就随着舰队返回美国。巧巧桑真心地爱着平克顿,并不顾周围的人,包括美国驻当地的领事的劝说,不改初衷,终日带着儿子痴心等待,等待有一天他会回来。三年后,平克顿真的回来了,却是带回了一个美国妻子,并要求带走蝴蝶夫人所生的儿子,蝴蝶夫人应允了“丈夫”的要求,自己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悲剧。

    第二幕:蝴蝶夫人每天到海边等平克顿回来,望眼欲穿,当她看到远处出现了桅竿的顶尖,以为丈夫回来了,她憧憬着团圆的兴奋,憧憬着相会的激动,憧憬着每一句可能的对话。。。,这种如痴如醉的情绪表达,可以在普契尼的著名的华彩咏叹调,《晴朗的一天》(Un bel di vedremo)中看到歌剧表达手段的力量,以下的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HIluaio0c 是中国女高音唱的,尽管不能代表许多经典女高音在这首咏叹调上赋予的成就,至少可以感受到她真正把巧巧潘的整个感情表达了出来,丝丝入扣,委实催人泪下,手不释巾,不胜唏嘘!

    顺便提一下,观众也许会问,为什么歌名和意大利文的叫法不一样。在意大利歌剧原作中并没有为每段咏叹调取过名字,只是用咏叹调的第一句话引一下头,大家就知道是那首歌。但是在音乐会上唱上一段,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因此有人根据歌词的内容取了个确切的歌名,就自成了生命,并为大家接受了。我不知道普契尼会不会同意,但粉丝一旦接受,这就由不得他了。

    威尔第(Verdi)是我偏爱的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他的作品《茶花女》,la Traviata,有很多种著名的演出(Production),纽约大都会也不时地公演此剧。《茶花女》的剧情来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最著名的同名小说《茶花女》。

    故事情节大至是这样的:出生贫穷的乡下姑娘薇奥列塔(因总以茶花为服饰而得名茶花女)来到巴黎谋生。她天赋的美貌,使得她很成功地在巴黎上流社会上当了一名高级交际花。在一次交际场上,茶花女和贵族阿芒相识,相爱。此事遭到阿芒的父亲乔治的激烈反对,他认为,茶花女和阿芒的来往,会给他的家族的名声带来极大的损害和侮辱。乔治瞒着阿芒找到茶花女,利用茶花女对他儿子的爱,恳求茶花女离开阿芒。为了爱情,茶花女答应了乔治的要求,并违心地写了一封绝交信,然后突然消失了。阿芒误以为茶花女背叛初衷,又回到以前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当众恨恨地羞辱了茶花女。

    第三幕: 茶花女已病入膏盲,知道自己所剩时间不多了,拿出乔治写给她的信,信的内容是乔治感谢茶花女坚守诺言,为了阿芒所做的牺牲。茶花女在病中喊着阿芒的名字死去,等到阿芒赶到,一切已经晚了!茶花女为爱情牺牲的崇高精神;阿芒的热情浪漫的贵族公子性格;阿芒之父,乔治的冷酷私利和后来的忏悔,三人同一台,独唱,重唱,三重唱。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手段,不仅仅是舞台的陪衬,而是把音乐和台词交织在一起, 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把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感情激发到高潮,想说,说不出,想哭,哭不出,想恨,又恨不下。 优美的诗词文字,激情的朗诵对白,本来已经引人入胜了,再加上音乐的推波助澜,犹如火上加油,达到了轰动的效果,这就是歌剧的魅力。歌剧本身的内容并不复杂,甚至很简单,无非是些爱情悲剧,英雄落难,为何经久不衰,因为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相反,现在很多娱乐音乐和影视,内容离奇复杂,道具服装极尽豪华,但我就是记不住,分不清那跟那,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落伍了。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人类的文明发展速度缓慢,几乎每个地区可以写一本历史书。把历史的时间指针往后推二百年,从工业大革命以后,发展速度就很快了,越来越快,到了21 世纪,发展速度可说是一日千里。人人坐在电脑前,任何信息,只需手指一触,世界大同。但是,无论怎样千变万化,人性的核心本质是不会变的:真,善,丑,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以也是歌剧艺术的永恒主题,只要人性尚未进化到和过去几千年不可同日而语,歌剧的主题也不至于会那么不合时吧?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信息时代。在以市场规律为主体的社会里,我们面临的现实生活,和过去四百年中的发展过程有着承续关系,但类似性恐怕很少了。当今手不离 iphone 的年轻一代,很少会有耐心坐在剧场里,欣赏一场2-3 小时的歌剧。据说现代年轻人平均只有五分钟的注意力,可能像 Hamilton 这样以 Rap 作为 Lyric ,加上街舞的节奏更为吸引现代年轻人。歌剧艺术如果不于日俱进,它的生存就会有危机。

    事实上,歌剧已有了大胆的创新,引进了Minimalism的现代表演手法,《蝴蝶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歌剧中用木偶来代替儿童演员(即巧巧潘的儿子),并且大大地简化了舞台布景, 运用 LED 灯光来达到效果。然而,唱歌和舞蹈音乐仍丝毫不缺原意 —— 歌剧之美的现代酒瓶仍装着普契尼所釀的酒。这种进化可能对传统的歌剧是一种冒犯,也许更为现代人所接受,如果真是这样,我倒觉得这是歌剧的一种生存之道。

     2006年,Met Opera 在新上任的经理倡导之下,开始了卫星转播。到了 2013-14 年,演出季节在全世界已有66 个国家,2000 个剧场作高清电视转播,大约有 250 万观众。此外,为了鼓励和挖掘年轻的接班人,在美国有33 个学区提供免费的高清转播。进一步,通过卫星无线电 SiriusXM 实况转播,有很多网站可以连续播放实况演出。纽约大都会在面临经济崩溃的情况下,力挽狂澜,现在开始有了盈利,这是非常好的趋势。希望现在播下的种子,渐渐开花结果,世世代代把歌剧带进现代和将来的社会中。

    怎样欣赏歌剧?面对困惑的,却十分渴望能听懂歌剧,并领悟其中奥妙的人,告诉你一个秘诀,只有两个字:多听,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如果你不从感性上去了解它,你永远无法进入它的世界。不过,还要加上一条,必须了解歌剧的内容和背景。

    在欣赏歌剧时,“懂和不懂”没有一定之规,所有的评论都是一家之言,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把一切都放下,带着耳朵和眼睛,就可以来听歌剧了。歌剧并非遥不可及,听歌剧也没有所谓的“懂”和“不懂”,只是角度和程度的不同,只要你有热爱音乐和艺术的心,能有一点被感动,就是懂了。

    对于没有任何听歌剧经历的人来说,先听哪一部歌剧非常重要。要想了解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艺术形式,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去欣赏这门艺术种类最杰出,名气最大的作品,从统计意义上最受市场欢迎的作品,这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体会到其美所在。

    感谢“高山流水”论坛的启颂老师,指出了我在第一篇中的几个错误,我已在博文中改正了 。这篇文章纯属个人感想,胡言乱语,微不足道,真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附上链接,网友们可到当地的电影院亲身体验一下 Met 的歌剧,也希望看到您的 blog ,谈谈您的感受!

 

在这个网址,你可以找到你家附近的 提供Met Opera 实况或录像转播的电影院。

http://www.metopera.org/Season/In-Cinemas/

浏览(3839)
thumb_up(5)
评论(31)
  • 当前共有31条评论
  • 蓝鱼精

    我也是歌剧迷,和你一样喜欢Puccini和Verdi。。。

    屏蔽 举报回复
  • 长春知青 回复 木桩

    我也是学理科的,共勉:)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长春知青

    长春博,谢谢您的评论和美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是一介理科生,平时语文操练很少,借此博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现在是小学生阶段。

    歌剧是我的业余爱好,很多歌剧的信息是我从网上找来的,我仅仅是组织了一下内容,变成我自己的博文了。很愉快与您交流!

    屏蔽 举报回复
  • 长春知青 回复 木桩

    木桩你好,佩服你的严谨,下次评语我会仔细考虑周全后在写。

    屏蔽 举报回复
  • 长春知青 回复 不列颠地主

    谢谢支持,木桩写的非常的好,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我只想引入另外一个角度来欣赏戏曲和歌剧而已。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不列颠地主

    谢谢不列颠先生来访美言。西洋歌剧和中国京剧有着同样的dilemma。

    八个革命样板戏有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之元素,不知能否打开另一局面?

    屏蔽 举报回复
  • 不列颠地主 回复 木桩

    很有见识! 那就低调做个欧洲人吧。你的文字非常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不列颠地主 回复 长春知青

    你关于听戏的点评有道理。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金陵梦回

    金陵博友,您好!您的评论对我的博文是一个补充。我在博文中也强调了这点:听歌剧前需要对剧情了解。歌剧的语言大部分是意大利文,小部分是法文和德文,如果不知道剧情,不懂这些语言,根本不知道在唱些什么。

    的确,歌剧以音乐为主,演员的长相不重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最近一次看的《蝴蝶夫人》,演巧巧潘的演员,又胖又丑,水桶身材,那里像个 15 岁的日本姑娘,在剧场里,距离远看不清,但在电影院里,特写镜头把丑大妈的形象暴露无遗,真是煞风景啊!但是,看着看着,渐渐地忘掉了演员的长相,融入到剧情里去了,可见这位歌唱家的功力之深,水平之高。

    屏蔽 举报回复
  • 金陵梦回

    听歌剧之前,还是要做点功课的,一定要知道该剧所讲的故事是怎样的。歌剧毕竟不是电影,如果真的对故事一无所知,看或者说听歌剧是很难知道那故事是什么。其实讲故事不是歌剧的目的,音乐是唯一的中心。所以,舞美了,演员形体等等都不重要了。波西米亚人里饿的要死的艺术家可以是一位大胖子来演,不,是唱!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