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博

注册日期:2014-04-27
访问总量:33614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屠呦呦诺奖的含金量和院士资格


发表时间:+-

近日,84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因提取分离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国人一时难以置信,奔走相告,微信爆屏,多少年抱怨本土体制培养不出诺科学奖人才,这诺奖却突然从天而降。

该诺奖成果出于半个世记前毛泽东文革时代举国科研体制下,采用人海战术,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通过团体合作精神才最后提纯分离一种有效治疗疟疾的草药化学成分。屠呦呦的贡献作为科研组的负责人,提取分离了活性成分青蒿素,完成了化学分子鉴定,并通过临床试验最终制成可用以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

技术含量:若论植物化合物的提纯技术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过程和药物制剂的生产,即便在50年前也绝非尖端技术,而是植物化学领域的平常之举,全球有无以数计的科研实验室都可以完成。屠呦呦所采用的低沸点乙醚提取方法也是常用的一个手段。

智慧在民间:屠呦呦采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方法和青蒿素具有抗疟疗效的核心提示皆出自民间智慧。1600年前东晋时代的葛洪收集总结了当时民间治疟的验方中写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葛洪虽然可能没有亲手采用该方在民间具体施治,因为他总共列入了40多个治疟验方。无疑,民间有先驱成功使用过,否则便压根不会单独把青蒿而不是其它植物列入记录。更惊人的是,在那远久的古代,这个民间中医还做过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如果常规煮沸煎药则失去药效,而必须先用凉水浸泡,再把全草绞碎,鲜汁渗入水中,一并喝下,才会有效。等到东晋葛洪开始综合收集验方的时候,或许都已经是民间流传过许多代人的智慧结晶了。 

诺奖关键贡献:屠呦呦相信了古人的遗产,相信青蒿里真有抗疟活性化学成分,并且不能加热提取,否则便失去活性,作为一个药物化学家,她自然而然会想到采用低沸点的乙醚来完成有效提纯。果然,屠呦呦没有扑空,祖先的记录里确实有戏,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到抗疟活性成分,从而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把古人的原始观察和智慧提升到划时代的高度。这便是屠呦呦的诺奖的关键所在。如果论原创,她原创的唯一亮点仅仅是采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而已,而采用乙醚提取植物化合物的技术本身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在屠呦呦成功地采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之前不久,还确实有其他中国科研工作者已经报道过能够通过其它提取方法从青蒿中结晶分离出青蒿素,并观察到青蒿素的抗疟活性,这也无疑进一步给屠呦呦加注了成功的信心。至于青蒿素的化学分子鉴定和药物测试过程就更纯属技术性的流程,所以屠呦呦也确实没有具体参与青蒿素的化学鉴定工作。

诺奖争议:有业界人士质疑屠呦呦仅仅因采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的一个方法而获诺奖,因而奖项的含金量似乎偏低,这样的意见大概也说得过去。若换个角度,论青蒿素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因为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又确实值一个诺奖。诺奖历史上也不乏因运气成分碰到重大发现而获奖的先例。近年来,本来就有不少声音抱怨诺科学奖的学术含量越来越显得平庸化,所以屠呦呦的诺奖也属情理之中。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递增,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在过去200年历程中该有的都有了,全新的重大发现越来越难,也自然就越来越少,而诺奖每年的名额都必须发放出去,这样就不免会越来越多地颁发一些貌似平庸的奖项,继而引发一些争议。无疑,未来还会有惊天动地名副其实的诺奖级科学发现,比如通过免疫疗法根治癌症,抗衰老研究提升人类寿命达到200岁,等等,但这个毕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习惯看到越来越多让人们不那么兴奋异常的奖项。

院士争议:这次屠呦呦出格获得诺奖,却连中科院院士资格都不具备,过去几十年并没有得到中国学术界和政府的青睐,无疑对中科院院士制度是一种无形的讥讽,社会也因此纷纷质疑中科院院士制度极端不公。同样的思考,这涉及到对屠呦呦学术成就的认知和评估的问题。从学术角度看,仅仅靠一个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似乎也确实达不到院士资格的常规标准,尤其是那些年的业绩是在举国体制下集体联手完成的。现在,屠呦呦意外获了诺奖,中科院无疑遇到空前压力,很可能“破格”火线追认她为荣誉院士,但院士制度也不应觉得有被打脸的感觉。说到底,诺科学奖更大程度上是看重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力度,而学术含量为其次考虑,而中国院士资格则更注重综合学术高度,甚至偏重技术手段方面的权威,这样想来,大家就可以理解屠呦呦落选了院士却获诺奖也不算是多大的冤屈。事实上,人类学术成就非凡与否的评估常常富有争议,即便是美国科学的院士制度也不乏冤屈现象,也会有同僚之间的竞争性排斥。中国整体社会体制的问题无疑会波及到科学界而引起一些学术不公和学术造假现象,但如果中科院的院士制度的确看重的是技术权威,而非原创性贡献,那么必须予以调整改革。

诺委会的考量:大体上,诺委会的学术颁奖是本着成就和影响力出发,对于重大非凡的成就,诺奖别无他属,就毫无争议。若年度看不到鹤立鸡群的成果,诺委会越来越显出他们有意利用诺奖的威力来做点政治上的指点江山,以昭示他们的公正和道义力量,这在和平奖项上自然极为明显,诺委会明确为他们信奉的社会制度和理念划线,所以中国的假共产和真专制就成了诺委会格外关照的对象,中国也因此屡屡获得含有策反和负面意义的诺和平奖。中国国力不断强盛,诺委会近年来明显开始关注中国这个庞大地域的代表性,因为诺委会由衷希望他们代表着全球的正统力量,而不仅仅西方的区域体系,即便中国人经过许多年后深感诺学术奖遥不可及,丝毫不再幻想,诺文学奖和科学奖却突然接踵而来。这是国力强大后的效应,诺委会执意要代表全人类,力图做到公正,必须开始平等关注中国本土,也就自然要有第一次。中国文革前曾在不可思议条件下完成人工胰岛素合成创举但却无缘诺奖,或许诺委会带有一丝歉意,青蒿素的医学贡献也的确巨大,这次就铁定青蒿素为一奖项,然后又必须颁到个人头上,而屠呦呦正是青蒿素相对贡献最大者,便非她莫属。但是,诺委会仍然不会忘记他们的政治鞭策使命,争取一石多鸟,授予莫言文学奖,同时因为莫言敢言及其对制度含沙射影的批判。为屠呦呦颁奖,其实也是诺委会对古老华夏民族智慧的尊重和肯定,也恰好可以利用屠呦呦这个典型讽刺一下现行中国体制埋没人才,并鼓励甘愿埋头进取不计荣誉得失的学术精神,从而制造出这样一种现代版“范进中举”的感觉,反正每个颁发给中国的诺奖都不会让你中国政府感到太自在。所以,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政治正确地鸣谢华夏古人的智慧结晶,鸣谢团体进取精神。这是华夏民族在本土上所获得的第一个诺科学奖,我们当然有各种理由为屠呦呦高兴,这个民族的历史上也确实有众多值得诺奖级别的发明创造。只有数典忘祖的方舟子还在大放其辞,诋毁说祖国医药宝库里那点东西其实子乌虚有,又说古人那个青蒿里面其实没有青蒿素,而含青蒿素的是黄花蒿。无论如何,祖先的记载才让屠呦呦有的放矢,也确实挖到了金子,或许祖先所指的青蒿正是这个同属植物中的黄花蒿,关键在于祖先实践观察到了青蒿的奇效,而屠呦呦亦没有被放鸽子。祖先都说的这么具体,这个青蒿能治疟,并且只能生用,不能熟用,这个方舟子竟然还要死鸭子继续嘴硬,挖空心思找可钻的空子,仍不忘捍卫他一贯诋毁传统智慧的说法。

诺奖后的反思:中国这次意外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诺科学奖,或许含金量不算那么高,但意义仍然非凡,寓意深刻。诺委会觉得中国得奖有助于调动鼓励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原创学术精神,让他们不再有局外人的感觉,但对现行中国教育科研体制除了讽刺并没有丝毫的肯定,毫不说明中国今日科技拥有领先地位。中国当然不能就此沾沾自喜,自满浮夸,应看到与世界前沿学术精神的差距,踏实求真,杜绝投机的山寨假冒习惯,致力于假大空学术体制的改革,以便未来博取真正属于自己的前沿学术奖项。诺奖毕竟是诺奖,不管含金量多少,它都是科学界最重的,所以本人没有刻意贬低屠老师的意思,只是从专业角度客观评说该奖的特点,让国人看到我们依然问题成堆,任重道远。本诺奖的弦外之音可以被视作鼓励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体精神和集体智慧效应。对于人类进步有重大意义的项目适当投入举国或团队力量更应有助于获得成果的概率,比如当年曼哈顿的原子弹工程,中国的两弹项目。当下诸如肿瘤等人类顽疾,对人类的健康的危害远比疟疾高出万倍,政府层面系统完整和甚至举国投入都是应该的。

浏览(12753)
thumb_up(22)
评论(42)
  • 当前共有42条评论
  • 豌博
    地主说得对。那么多院士,肯定有关系户和滥竽充数的进去了,但毕竟是高科技殿堂,没有特殊成就不是各领域资深元老也是不容易打进去的,评审也主要是各领域的专家权威意见而不是党委什么决定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齐鲁
    屠获诺贝尔奖证明中国基础教育和科学家的素质是一流的,对此国人应有信心。
    科学成果都是集累性的。诺奖给予做出关键贡献的人是经常的,合理的。青藁素疗效到百分之百,是在她手上成功的,是她的贡献,几十年了,也是她的好运,八十四岁得奖。对她应当承认和祝贺。也是国人的骄傲。贴政治标签豪无意义。
    屏蔽 举报回复
  • 不列颠地主
    奉劝各位不要攻击院士,因为至少有一部分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领袖级精英,俺虽说在海外当地主,还认识几位非冒牌的真院士。其中一位,他主导了中国飞机起落架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把国产材料的水平从仿苏提升到美国军标,这些年新式战机的大量研制,都离不开他的贡献。还有一位钛合金专家,一位碳基高温材料。不能说了,要保守机密了。总之,院士队伍中有不少国之栋梁。
    屏蔽 举报回复
  • 豌博
    5000,诺奖颁发一般是给突出贡献者,可能诺委会感觉原课题开拓者的终极贡献远小于屠呦呦,所以并列授奖不成立,也就只能忽略,诺委会每年都会遇到类似情况,他们应该有个切割点的。另外,诺委会可能没想到文革尤其九大后的组长必须高度政治挂帅的,比如江青是文革组长,但屠呦呦除了组长和负责工作,也确实有学术或技术方面的具体贡献,所以诺委会也说得过去。诺委会这点可能看淡文革政治元素,只是从专业贡献角度去评估。
    屏蔽 举报回复
  • 豌博
    马甲,我是说中国院士选举有自己的重点迷思,比如和美国比让纯技术占得分量重了些需要调整,但中国整体在理论创新上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中科院院士的技术偏颇也不奇怪,因为拿不出太高深的。不过作为科学人,我不可能那点小心眼,就因为我师兄是院士我就为院士辩护,那里有问题但也不会全盘胡来。
    屏蔽 举报回复
  • 豌博
    老张,我的意思是社会没想到这么快诺科学奖便进门了,我的开头这样引入话题而已,不是说业界人士也没有期待青蒿素获奖,很明显它的神药作用我们是知道的,几年前也有风向标,但得了诺奖也还是让很多包括业内人吃惊。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张
    豌博,给你更正一下,菁蒿素诺奖看似从天而降,搞药学的人二十年前就知道这项科研是应该得诺奖的,就像研究MRl的破机器被Stony Brook University当神一样贡起来一样,人家知道那将来是要得诺奖的。真正意外的是,改开后全国统编药理学教材没有把菁蒿素写进去。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甲
    什么叫含金量?下面这段话告诉你屠呦呦的含金量:

    “早在1700年前,人们就知道这种草药(青蒿素)能治疗发烧症状,屠呦呦做的就是阐释了这种草药的哪一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让后来临床治疗和生产药物成为可能。” 

    谁说的这句话?说这话的人肯定比博主更懂得什么是屠呦呦的含金量---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会成员安德森


    博主这篇因为你师兄是院士而觉得有必要出来为中国的院士体制背书的文章因具有太强的个人立场偏向而过于武断,赶上又正好符合万维导读的理解力范围。

    几年前我曾对诺贝尔奖评委不以为然,后来有几件事让我发现那些人还真不象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吃干饭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_5000
    文革其间的组长是党组织任命的行政职务(政治挂帅的党员), 并非西方研究小组里的 Principal Investigator

    而把青篙素带进523项目的是余亚纲和顾国明。 屠当时调离参加专案组搞阶级斗争整人去了, 挂名组长.    究竟怎么回事?

    阅读网友提供的文章:
    《屠呦呦隐瞒不报青蒿素发明过程中他人的原始发明》
    《青蒿素背后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有关青蒿素争议未发表的文稿》
    屠呦呦十分可耻
    屏蔽 举报回复
  • _5000
    剽窃可耻! 文革其间的组长是党组织任命的行政职务(政治挂帅的党员), 并非西方研究小组里的Principal Investigator

    而把青篙素带进523项目的是余亚纲和顾国明 (屠当时调离参加专案组搞阶级斗争整人去了, 挂名组长。 有人撒谎。

    阅读网友提供的文章:
    《屠呦呦隐瞒不报青蒿素发明过程中他人的原始发明》
    《青蒿素背后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有关青蒿素争议未发表的文稿》

    屠呦呦十分可耻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