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注册日期:2009-07-03
访问总量:33588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十三钗影评和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发表时间:+-

总算把电影看到了。这些天影评铺天盖地,先看了太多负面的,以致都害怕看电影。又看了些正面的和比较客观的,没看电影却对众多影评有了些读后感。不过总觉得还是看了电影再说。等想看电影,发现一个个link都是空的了。这叫一个不赶趟。

电影还不错。不太深刻但是很感人(“活着”是深刻又感人的),尤其是战士们身背手榴弹用血肉之躯对抗坦克,还有青楼女们出发前学生模样袅袅婷婷唱那秦淮曲,令我落泪。前半部节奏紧凑,也比较符合逻辑。后半部,从豆蔻去找琴弦开始,逻辑上比较突兀,再到后来哄女孩们,青楼女们决定替女学生,台词有些无厘头,也缺少逻辑和情感的连贯性。按理说女人保护女孩去周旋男人,情感上逻辑上都会是自然的,但是电影里从开始每一步都充满了死亡和强奸的冲击,于是故事发展下去似乎缺少了一个比“死”更强有力的“因”来解释饱经沧桑看惯事态炎凉的女人们最后决定集体代人赴死。电影也交代了女孩们对女人们的恩,李教官的义勇和嘱托,但从电影语言中,对观众的冲击似乎大于对电影中人物的冲击,对这些小人物来说,什么让她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呢?

或许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她们同样也被逼上绝路,抑或是出于一种侥幸的心理,被暂时的宁静和礼貌麻痹,以为或许和男人周旋,以她们的经验还有机会。。。似乎侥幸心理更合理些,如果当年的南京人知道会有后来的屠杀和兽性,他们恐怕不是早早跑了就是拼死一搏了。领袖玉墨用这种侥幸心理说服了她的同伴和女孩们好像更合理,否则她拉她的同伴一起去死,实在有点不仗义。她应该是清醒的,但是乐观的天性让她赌一把,不赌大家都死,赌一下大家或许都得以保全。可惜故事后半部有些像国内的连续剧编剧们的活,比如主角莫名其妙就慷慨赴死,生死关头还要“你先走我掩护”拉扯个没完。。。好歹装学生去唱歌,也要学一两首歌再出发嘛。女人们拿着利器出发,更合情理的不是去战斗而是情况恶化时自尽,可台词却弄得她们象女战士。

看到很多对电影的批评,都是质疑情节的可能性,比如逃难怎可能打扮得花枝招展,比如妓女怎能个个有那样的大义凌然的气节,比如溃败的国民党军队怎能有李教官那样的人,比如死尸遍地怎能为个破琴弦去送命。。。我觉得都有可能,不过导演编剧应该铺垫得更好些。

拿衣服讲,如果妓女们只有花枝招展的衣服而且对南京沦陷毫无准备,你让她们上哪里去找烂衣服。我认识的一位老奶奶,丈夫当年是国民党军队里的高官,她自己带着两个女儿从南京坐火车往西逃时也带着金银细软绫罗绸缎。火车走走停停,走了一个月,没吃没喝。小女儿不到一岁,路上拉肚子,老太太把自己的好衣服一路撕了当尿介子,孩子拉了一个月,她撕了一个月。她说铁路两边全是走丢的孩子,哭着喊着找爹娘。

拿视死如归讲,大义凌然的纵然永远是少数,可是形势逼迫下,如果有这样的人做领袖,常常会让他或她身边的一群普通人英勇起来。从民国往历史上追溯,青楼里出了不少女中豪杰。能做头牌的女人没有等闲之辈。她不幸入了个让人瞧不起的行当,可如果她天生是个英雄,在哪里她都不会失英雄本色。越是危机时刻这样的人越能显英雄本色。玉墨就是那个领袖,李教官就是那个领袖,还有无数的抗日勇士。时势造英雄。

虽说当年国民党政府腐败,但李教官那样的人,国民党军队里当然有很多,否则抗战不会最终胜利。我为他们的英勇落泪。没有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没有他们用鲜血积累下的战斗经验,抗美援朝恐怕都是另一番景象。有人总是诟病当年中国没有男人,导致九一八,导致南京大屠杀。这不公平。我来转述一下当年一位革命史老师分析总结的话吧:任何战争的初期,有准备的一定把没准备的打得落花流水。侵略者有备而来,早就磨刀霍霍操练百遍,而且侵略初期一定气势汹汹。被侵略者,被迫应战,昨天还是拿锄头把,拿菜刀的手,今天要和侵略者真刀真枪地干,无论心理还是技能,都没有进入状态,更不要说中国当年的武器装备了。德国人二战初期势如破竹,把欧洲各国打得满地找牙,连骁勇的俄罗斯人也节节败退;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战场上也是节节失利。不过缓过劲了,最后还是胜利了。

为琴弦丧命,就是问一个人会为一些外人看来不可理解的小物件小问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我觉得太有可能了。我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是长期全托。一天早上她说她爸爸妈妈昨天本该接她可没有来,她想去院子门口看看爸爸妈妈会不会来。我说我爸早上忘了给我拿颗糖,我想去看看他走没走远。于是我们俩趁老师出去打早饭,就溜了出去,先在院子门口张望,路人匆匆,也没人注意我们,我们胆子大起来,就迈开小腿溜达出去玩个痛快。玩过两个地方,后来刚转过大院宿舍区的一个楼角,和老师撞个满怀,被生擒活捉。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差和一点点侥幸心理,让我们做出似乎不可能做的事。另外我和那个小朋友生日就差一天,我们两个秉性估计比较像。所以对很多不可能,如果我们知道了因,尤其是内因,就不会诧异果了。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现在回头看,质疑那些人当初为什么愚蠢到要冒险,都是马后炮。我听长辈讲过武斗时候的事,虽说都知道在武斗,子弹不长眼,可总要吃饭上茅房,孩子病了总要去看医生。不到亲眼看见一个正吃饭的大活人被一炮轰得无影无踪,自己的同伴被流弹击中,根本不相信自己这趟小门出得会是从鬼门关前走了一趟。很多写实的战争片都表达过这样的景象,虽然是战争中,在战斗的间隙,明媚的阳光下,总有一种特别令人放松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放松警惕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反应,然后再由于放松或者侥幸心理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当一个人认清了这种虚假的宁静之后,就在战争中成熟了。南京人甚至中国人大概在遭受屠杀之后才成熟了。

这个电影没有更深刻,确实是对屠杀的根源缺少揭示,对普通人面对屠杀从无知无助到自卫互助,再升华成自我牺牲的勇气,这个变化过程的内在根源和内在驱动缺乏揭示,而只罗列了外在的冲击。有一个影评写得很好。说中国人这几千年走过来,靠的就是血液中的一个“义”字。生死之间,没有一种信仰,很难相信会选择牺牲性命或者忍辱负重地苟活。感觉导演和编剧没把这个内在“义”字的含义和逻辑表达透彻和连贯。我小时读历史故事连环画,读到伍子胥逃命时,一个渔夫给他拿吃的来,因伍子胥不相信渔夫先躲了起来,渔夫为自己的清白自沉在伍子胥面前。渔夫的行为对我的心灵冲击极大,幼年和少年时的我一直很困惑,不懂为什么渔夫要死。长大懂了,唏嘘不已。怎么懂的?成长是一个方面,另一面是我读到了连环画因篇幅所限砍掉的渔夫的发言:渔夫认为伍子胥在劫难逃,而伍子胥只要被抓,渔夫自己的清白就全无,所以渔夫为保全自己的清白自尽。电影需要在结束时诠释出一个完整而且合理的逻辑来解释这群中国女人的义举,而不是“我这么这么吃了,你那么那么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张艺谋的山楂树和这部电影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因篇幅有限(主要是舍不得砍掉外在华丽的渲染),跳过逻辑的发展,而直接罗列每个阶段的状态和结果。就像中国教小孩算术,告诉你除法就是这么算,一巴掌搞定;可美国教小孩除法,从pattern讲到分组,再到除法的直观概念,再到算法,一弄就是好几学期。不过我还是认同美国教孩子的哲学:思考发展的过程比一个结论更重要。同样道理,电影讲故事,若要让观众感同身受,就要把持住逻辑的发展和转折,而不是做一个状态样本的采集。同样得到金球奖提名的伊朗电影“a separation”就好很多,简洁的镜头,谎言和真相,自私和良知,懦弱和勇气,在每个主人公的身上都纠结着展开,让看官追随着每个人物内心的斗争,体验他们的命运。

说到底,什么诱发了南京大屠杀,人性,政治等等层面的原因是什么?之前日本人已经占了东北,上海,怎么到了南京,出现了屠城?日本人到现在都不承认。中国人除了愤恨,好像也没有特别理性的分析。是日本人受到抵抗后因为害怕开始乱杀,后来演变成杀人比赛的狂欢吗?还是有更深刻的政治上的纵容和对抗?润涛阎的博文提供了一个很有道理的视角。可我希望能看到学术界更严谨,全面和深刻的分析,并且研究的成果能给大众带来教育和反思。

不过这个电影的初衷不是分析南京屠杀,而是揭示屠杀对人性的冲击和最终导致人性的升华。其实这个过程还有更残酷的反面,就是屠杀对人性的冲击和最终导致人性极大的堕落。生活本身都有万般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当你知道了前因,就不会觉得后果不可能。只是光罗列外因还远远不够,需要揭示内因,尤其当一个普通人或一群普通人在非常之时,强烈表达出人性的光辉或者人性的罪恶的时候,背后一定有更深刻的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做支撑或者完全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性外在表达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的纽带。十三钗表达了民族的勇气,很感人,可是背后的信念却模糊不清,很可惜。

拉里拉杂,长了点。

 

浏览(1935)
thumb_up(0)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西岸
    这个片子在中国根本就不该拍,或者更准确说,不该在中国拍。
    在荷里活拍就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原著主题是宗教对人的感化的体现。这种体现宗教作用的题材在中国是不可能被认为属于主流影片的。
    因此改编就把神父换成一个小痞子出身,妓女也突然觉悟,成了浪子回头的内容。
    但中国文化中的浪子回头一般是因为什么强烈的他人牺牲的事件而引起的震撼,使得浪子反思,这里却没有这类内容,因此给人以缺乏逻辑的感觉。
    这是影片无法回避的硬伤。
    影片里的个别场景可以独立看待,人们会有不同的解释,但片子整体是极度缺乏深度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Yukon
    一个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几个“信念”在起作用。良心是一个,究竟占多少比重,我也不清楚。义也是肯定存在的,在十几个妓女心中,份量也不同。

    电影面临的选择,保持东方特色含蓄(会导致含糊,现在为一部电影去思前想后的人不多),还是向西方靠拢直白。

    也谢谢分享“我的西安”,那我也住过。
    屏蔽 举报回复
  • 秦川
    您的解释也有道理。我认为这个故事是能成立的,就是后半部感觉情感不连贯,娱乐戏说大于严肃的发展变化了。

    良心愧疚到生死抉择,是有很大的跨度的。走到主动自我牺牲这一步,是需要强大的内心做支撑,要有一个强大的理由。可是一个内心强大,信仰坚定的人通常都是相当义气,难做愧疚之事,也就少有愧疚之心。中国人舍身取义,常常缘自报恩之心,所谓知恩图报,肝脑涂地。

    可惜电影把这个"义"字表达的不强烈不流畅。整个片子,情感逻辑最清晰的就是李教官。同伴俱死,自己决不苟活,很感人。
    屏蔽 举报回复
  • Yukon
    代女学生献唱的逻辑关系不清楚,也许是中国人的含蓄所致,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去直接表白。甚至说自己也不清楚。而是让观众自己去分析?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说我也弄不清当时哪来的那么大的劲。事后分析,有很多因素,如果导演一一暗示或者说列出,一是可能列不全,二是显得零碎。观众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找理由,或者影评们去挖掘。您这里提出是“义”,义还可以细化出很多。

    这里有一个事实:女学生和教会是一体的,这些学生是教会学生。而妓女纯属偶然撞入教会避难。好像去了别人家里避难,人家里有困难,避难人该怎么办?很难办。不管,不合适。让学生去献唱,妓女在教堂呆着,妓女心里承受不了,良心过不去。管,自己也是避难的,能力不足,只能听天由命。一走了之,出了教堂就是死。所以,别无选择。代献唱的根本原因是“良心”。导演如果说出来,反而无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良心的。良心往往是被动的,在做了“坏”事时,才显露出来,所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也受良心的折磨,但是可以通过“忏悔”来解脱,而东方人不能,没有忏悔。久而久之,东方人受良心驱使,做事情。西方人不受良心驱使,做事情。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