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瑞典芬里尔第六代战机曝光
欧洲现在正在搞一个挺大胆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主要是因为现在国际形势紧张,欧洲国家想要建立不完全依赖美国的防御能力,得能自己应对威胁。瑞典萨博公司提出的这个JAS41芬里尔概念机,看起来确实有不少新想法。
这架战机最特别的地方是可以有人开也可以无人飞。设想是这样的:一架有飞行员的战机打头阵,带着几架AI控制的"僚机"一起作战。这些无人机去执行危险任务,拦截敌机、空战什么的。这种"狼群"打法的好处是,既能发挥数量优势,又不用让飞行员冒太大风险。
然后这飞机还特别强调短距起降,起飞只需要不到300米。也就是说它不光能在机场起飞,高速公路都能用。这在战时特别有用,万一机场被炸了,照样能从其他地方起飞作战。
气动设计上也挺有创意的。为了兼顾隐身和机动性,萨博想了个办法:平时这架战机是三角翼加垂尾的隐身外形,但需要高机动性的时候,比如起降或者要做急转弯,机身能伸出隐藏的鸭翼。这些鸭翼平时收起来保持隐身和高速,打起来再放出来提高灵活性。
更厉害的是,机翼尖和鸭翼上还装了小型火箭发动机。在关键时刻,这些火箭能提供额外推力。无人版本甚至能承受16G的过载做机动,这比任何现役战斗机和导弹都猛。理论上讲,没什么飞机能追上它,它反而能轻松占据有利位置。
降落方式也不一样。着陆的时候,翼尖和鸭翼会转180度反向喷射,把飞机从时速300公里刹停到零只需要500米。这又进一步缩短了需要的跑道长度。
按计划,这个芬里尔要在2035年开始服役,在欧洲北约的行动中使用。它被定位成"欧洲天空的守护者",目标是让欧洲有更强的独立防御能力。
不过说实话,这些技术很多都还是实验性的,实现起来挑战不小。可伸缩的鸭翼机构、翼尖火箭、16G过载这些东西,从工程角度看难度都很大。而且成本、可靠性、维护难度都得仔细考虑。从概念到真正装备部队,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什么叫"第六代战机"本身都还没统一说法。美国搞的NGAD、英国的"暴风"、法德西合作的FCAS,每家的路线都不太一样。
但不管"芬里尔"最后能不能造出来,它至少反映了欧洲想要独立防务的想法。现在全球安全局势在变化,欧洲国家在想,怎么不靠美国也能保护自己。搞新一代战机,既是技术上的竞争,也是战略独立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