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首飞28年 至今仍未被超越的第五代战斗机

作者:岚少爷
发表时间:
+-

F-22是全球首款第五代战斗机,直到今天,依然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中。F-22于1997年首飞,2011年停产,但诸多真实性能参数仍处于保密状态。虽然人们常常把F-22和恐龙联系在一起(确实有一个被称为“野兽模式”的作战配置),但这款战斗机的命名并不是源自恐龙,并且在服役过程中官方代号还多次发生过变化。

图片

本文是乌克兰《国防快报》于发布的一篇专栏文章,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

图片

28年前,即1997年9月7日,F-22“猛禽”战斗机完成首飞,宣告第五代战斗机时代来临。直到今天,F-22依然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保持着无可匹敌的地位。美国从未出口过这款战斗机,真正作战能力始终处于高度保密状态。

图片

F-22造价非常高昂,在本世纪初,项目总单位成本(含研发经费)估算约为每架3.8亿美元。

图片

“猛禽”并非“恐龙”

F-22的正式名称是“猛禽”(Raptor),许多人误认为这是指史前的“迅猛龙”(Velociraptor)。实际上,“Raptor)”在英语中意为“猛禽”,是对美国空军延续命名传统的一种呼应,沿袭了F-15“鹰”和F-16“战隼”。

图片

事实上,并没有一种恐龙的学名是“Raptor”。这种误解来源于电影《侏罗纪公园》,剧中角色会将恐龙的名字缩写,例如“三角龙”(Triceratops)缩写成Trike,“霸王龙”(Tyrannosaurus)缩写成T-Rex,“迅猛龙”(Velociraptor)缩写成Raptor。

图片

有趣的是,洛克希德公司(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初希望将这款战斗机命名为“闪电II”(后来被用于F-35)或“超级明星”(SuperStar),而空军则更倾向于而美国空军则更倾向于“轻剑”(Rapier)。不过在1997年4月,这款战斗机最终以F-22“猛禽”的名义亮相,不能排除电影对命名决策的影响。

图片

F-22的型号变化

1997年,这款战斗机首次对外亮相时被称为F-22。到了2002年,五角大楼将其重新命名为F/A-22,其中字母“A”代表“攻击”,符合美国的三军命名体系。这样做是为了突出F-22除了制空能力外,也具备对地打击能力。

图片

实际上,F-22的设计初衷始终是夺取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只是次要能力。但在投入740亿美元进行研发和生产后,国会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款用途单一的战斗机,因此五角大楼才在型号上进行了调整。

图片

最终,在2005年,F-22的型号再次更改为F-22A,其中新的字母“A”代表初始量产型号。不过,至今并没有生产过F-22B或F-22C。

图片

F-22的超机动性

早在俄罗斯宣扬“战斗机无代差”论调前,他们的分析人士经常宣称:虽然-22在远程作战中可能会占据优势,但在近距离格斗中,苏-27“侧卫”以及米格-29“支点”都能凭借炫目的“眼镜蛇机动”轻松取胜。

图片

但事实是,F-22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极致机动性。先进的气动布局、低翼载荷搭配独特扁平喷管的矢量发动机,赋予“猛禽”卓越的操控性。无数次公开表演已经证明了F-22高超的特技飞行能力,但俄罗斯消息人士仍在散布这种谣言。

图片

F-22的“野兽模式”

大多数公开的F-22照片,展示的都是隐身状态:所有武器内置(2枚AIM-9X“响尾蛇”和6枚AIM-120空空导弹)。但这款战斗机也可以在机翼下方安装外部挂架,增加4个外挂点,每个挂点的额定载荷约为2.3吨。

图片

使用多个复合挂架,F-22战斗机可以额外携带8枚AIM-120空空导弹,但代价是隐身性能下降。这种配置就是所谓的“野兽模式”,但到目前为止官方没有公布完整的照片,仅披露过局部视图。

图片

“猛禽”的唯一战果

虽然设计无可匹敌,但F-22至今从未扮演过最初设想中的角色: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争夺空中优势。这需要面对具备先进作战航空力量的国家,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午夜之锤”行动为B-2轰炸机执行护航任务,飞越伊朗领空。

图片

不过,F-22确实有战果:2023年2月4日,在17.7公里的高度用AIM-9X空空导弹摧毁了一个气球。随后,五角大楼证实,2023年2月10日和11日,F-22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上空又击落了两个类似目标。

图片

事实上,“猛禽”的实战首秀更早,于2014年,在中东地区对“伊斯兰国”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图片

冷战的遗产

F-22“猛禽”战斗机诞生于冷战背景下,原本是为与苏联的大战做准备。最初计划采购1000架,苏联解体后缩减至750架,1997年进一步削减到339架。最终,仅交付了195架量产机和8架原型机,于2011年正式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