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后遗症!俄战略军机接连发生大问题
9月7日,根据美国《National Security Journal》防务网站发文称,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部队日前出现一次离奇的“紧急情况”,三架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在准备空袭乌克兰时同时发生故障。包括一架导弹发射器出现故障,导弹无法发射,第二架飞机因雷击而失灵,第三架飞机因不明原因未能起飞。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故障是西方长期对俄罗斯制裁产生的后遗症,此次故障也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战略武器可靠性的严重质疑。
《National Security Journal》防务网站的报道
作为俄罗斯的三位一体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行动三架出现故障,实属令人罕见,也表明俄罗斯在战略轰炸机的维护方面不足,或者说由于西方长期的制裁,部分核心的零部件无法从外界获得,导致故障的发生。除了三架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同时发生故障以外。月初《国防博客》防务网站才报道了一起俄罗斯空军伊尔76运输机出现故障紧急降落的消息,当时俄罗斯空军一架伊尔76运输机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场起飞,计划前往乌兰乌德执行任务,飞机在滑跑过程中冲出跑道约50米。
《国防博客》防务网站的报道
初步分析认为,此次紧急情况可能是由于一台发动机故障引起的,不过是否造成伤亡,飞机损伤程度如何,俄罗斯方面并未公开。所以,本月以来俄罗斯空军已经出现一架伊尔76运输机起飞过程中发生故障冲出跑道,三架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在执行对乌克兰的打击任务时发生故障返回,或无法起飞的事故。说明俄罗斯战略空军正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和出动率风险。集中出现故障,我们认为原因无非就两点。
一方面是老化严重,另一方面是零部件无法自给自足,现阶段俄罗斯空军的战略运输机和轰炸机均老旧严重,现代化更新速度缓慢。近年来俄罗斯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一直反复出现技术故障等问题。其中伊尔76运输机发动机故障最为常见,老旧严重是事故的根源,俄罗斯空军现役的伊尔76运输机大多数建造于上世纪,进入本世纪以后仅制造了20多架,平均机龄在30年以上。长期的使用,现代化更新缓慢,导致事故频发。与此同时,自俄乌关系紧张以来,俄罗斯就一直遭受西方的制裁,许多零部件无法从外界获得。
如伊尔76运输机发动机某些电子控制模块(FADEC 元件)和部分轴承材料等由西方或乌克兰供应,综合航电系统等也曾使用过西方芯片/电子元件,还有航电芯片、液压密封、导航模块等也曾来自西方。特别是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之后,西方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许多工业、电子设备等无法从外界获得,这就包括制造飞机所需的零部件和设备等。导致俄罗斯空军许多飞机产量受限,维护受到影响。
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
尽管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全面实现国产化,以此来解决困境,但国产化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与西方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故障频发。哪怕是最新的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同样面临包括发动机问题在内的技术难题,且产量还无法提升。
图160战略轰炸机同样面临该问题,该型战略轰炸机属于冷战时期苏联最顶尖的重型项目,最初完全是苏联独立研制,机体和发动机都由本土供应链提供。但苏联解体后,各军工体系被切割,导致很多零部件的供应链断裂。于是俄军在从苏联解体到本世纪初,曾尝试用进口电子元件来替代老化的苏制芯片,来源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个别升级批次还可能使用了西方GPS接收机/模块,还有发动机控制模块等也使用了来自西方微电子零部件(来自美国、瑞士、德国等)。
从2010年以后,俄罗斯开展大规模升级计划,使用国产化零部件替代,目标是摆脱西方依赖,这就包括老旧型号的维护升级,以及复产的图-160M2型,计划换装纯国产K-042K-1导航系统、Новелла-NV1.70雷达和部分子系统(比如多功能显示器、通信模块)等,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可靠性被质疑。同时产能也无法提升,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空军一共就制造了两架图-160M2型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空军的复产之路只能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所以,俄罗斯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在短短几天里接连爆出发生故障,暴露出俄罗斯空军机型老旧严重,后勤维护不足,零部件无法自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西方的持续制裁,也对俄罗斯空军的现代化升级,新机型的制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加上俄乌冲突的影响,持续的战争投入,更使得俄罗斯空军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老机型的维护升级和新机型的制造上,俄罗斯空军这些年在现代化装备的发展速度上明显减弱,苏57隐身战机就是最直观的见证,在歼20前面一年首飞,如今产量依旧不足30架,两者产量相差10倍以上,其它机型的制造同样非常缓慢。如果未来还得不到改善,俄罗斯空军恐怕将还会面临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