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上空的无人机截击器

作者:岚少爷
发表时间:
+-

过去一年当中,俄军对乌克兰空袭的最大变化是“见证者”-136无人机及其改型在空袭兵棋中的比例大大提高。举例来说,根据乌方宣称的结果,在俄军2025年7月4日进行的空袭当中,其使用了550件空袭兵器,其中无人机共计478架。相较来说,2024年7月4日仅有共计21架无人机。空袭特征的转变为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国带来了空前的抗饱和打击能力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过去一年当中,乌克兰及西方盟国进行了众多创新。

图片

图 1 一年内的空袭变化

一、基本情况

乌克兰的无人机截击器有三种技术路线,分别是常规四轴无人机截击器;航空式截击无人机以及无人机机载截击器。

在常规四轴无人机截击器方面。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撞角”型无人机,这种公元前八世纪就出现的海军战术在现代战争得以复活。最初只是双方前线士兵对无人机的临时改装,后因效果显著而逐渐扩散。二是下挂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一般下挂武器载荷。以Chief-1无人机为例,其下挂了两管12号铅弹枪管,厂商宣称其成本仅为300美元,交战距离在5-20米,还可以打击地面士兵。其下一代产品预计将交战距离增加到50米。这种无人机一般会安装更好的摄像头,并且会改装通信设备以增强图像质量,这类改装一般会使其难以应对电子战手段,因而仅用于防空拦截。一般会在电子侦查的引导下接近目标,由操作员目视接敌,完成撞击并保存本机。

图片

图 2 “撞角”无人机

图片

图 3 Chief-1无人机

在航空式截击无人机方面。这种更接近伊朗开发的“防空巡飞弹”概念,只不过对抗的目标更小、更慢并且更多。典型的产品包括乌克兰已经投入使用的“毒刺”拦截器。据称,这款无人机能够以每小时160公里以上的速度飞行,爬升到约3公里的高度。其采用经典的四轴飞行器设计,有一个从中心向上延伸的大圆顶,装有弹头和摄像头。它使用第一人称视角从地面进行操作。该产品将有一个人工智能瞄准系统,允许飞行员瞄准敌方目标。根据乌军的声明,一支采用类似系统的部队在组建的一个半月内击落了100架俄军无人机。西方国家也在开发类似的系统,例如“郊狼”巡飞弹。

图片

图 4 "毒刺"拦截器

在无人机机载截击器方面。乌克兰防务公司Justifier Drones开发了可以携带截击无人机的母机。根据视频资料,该型无人机可以下挂两个上文提到的“毒刺”拦截器。易于组装,可以在地面依靠弹射起飞。母机可以保存自身,重复执行任务,同时可以给予拦截器更高的初始速度和高度,显著提升拦截器的工作效率。从乌克兰整体防空角度上讲,也可以提高拦截系统的有效范围,并降低成本。

图片

图 5 拦截器母机

二、分析研判

一是俄罗斯持续高涨的无人机产量彻底改变了其空袭策略。俄罗斯此前预计将“天竺葵”-2无人机的月产量提升到6000架以上。空袭最高记录达到一晚发射728架无人机。这大大促进了乌方以及西方国家的低成本拦截器的开发。

二是伪装在无人机当中开始变得重要。类似低成本拦截器不可避免地在末端要依靠人在回路的方式,判断无人机方位。这使得适当的伪装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无人机的工作效能。即便其在热成像视角下依然无所遁形,但是这也显著提升了拦截方的成本。

三是中国也可能面临类似的饱和打击。“见证者”-136的设计十分成功,美国也借鉴类似思路开发了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LUCAS)。中国国土辽阔,有宽厚的战略纵深,但是重点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使得中国在面对类似大规模的无人机空袭时,也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对类似系统和平台的开发有着值得借鉴的部分。

图片

图 6 美国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LU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