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空军的胜利不意味着中国必胜

作者:三把刀
发表时间:
+-

印巴“5.7”空战,巴基斯坦取得碾压式胜利,其中“歼-10+霹雳-15”的组合普遍被认为是获胜的关键。国内媒体将其称为“歼十”时刻,甚至拔高为“大航海时代”开启近500年以来,非西方国家第一次在“船坚炮利”方面超越了西方国家,其乐观情绪一直持续至今。三目人理解国人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也乐于看到国人加速集体觉醒,更加自信面对敌人、面对未来。尽管如此,三目人提个醒,希望国人谨慎乐观,不要心怀“巴空军小胜,解放军必然大胜”的轻敌心理,这场冲突仅仅经历三天,未必反映战争全貌,在探析巴军胜战之道同时,也要窥视解放军可能面临的未来风险。

图片

一是实战因素的短板。在分析巴空军胜利原因时,普遍认为训练有素是关键因素,据悉,巴空军飞行员年均训练180小时,采用中西融合训练体系,不仅进行高强度飞行技能训练,还模拟各种复杂空战场景,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2019年空战中就曾以F-16击落印军米格-21,此次更是凭借灵活战术,上演了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空战。实际上,解放军常常因为缺乏实战经验,被外界刻意贬低,印巴冲突结束后,印中将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竟然宣称:“在与中国解放军和巴基斯坦军队之间作出选择时,我更愿意对战解放军,因为巴基斯坦军队更擅长战斗”。无独有偶,美兰德智库也持类似观念,认为“中方很难在不卷入实际冲突的情况下,成功学习他人的试错经验,尽管中方可以利用先进的模拟器进行训练,在模拟场景中实现逼真的蓝军对抗,甚至将人工智能融入军事决策过程,但模拟训练与真实的战场环境相比,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美国防部匿名人士评论,“巴基斯坦空战胜利得益于任务式指挥,飞行员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显然解放军很难做到先行开火”。

二是防空能力的考验。印巴冲突中,虽然巴基斯坦制空作战占优,但是却输掉了防空作战。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了大规模常规导弹打击,范围覆盖从南部伯拉利基地到北部伊斯兰堡附近的努尔汗基地,全境遭到同时打击,发射超过百枚无畏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与数十枚法国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根据事后卫星图片显示,巴基斯坦基地遭到严重破坏,努尔汗基地两座巨型机库被直接洞穿,C-130运输机维修车间和燃油储备罐遭严重摧毁,印度打节点、断跑道,基本实现了控场,这成为印度认为自己获胜的主要原因。印度官方表示,“在与中国防空系统较量中,印度取得压倒性胜利,印度空军绕过并干扰了中国提供的防空识别系统,仅用23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展示了印度的技术优势”。印度电视主持人公开嘲讽,“中国防空系统完全失灵,霹雳-15空空导弹残骸纷纷掉落印度农场,没有拦截任何一枚印度导弹。”相关信息如果属实,那未来中国防空系统是否能够拦截更强大武器的穿透打击,这会直接关联解放军作战能力,左右战场局势走向。

图片

三是美军介入的风险。本次印巴冲突,域外国家除了“嘴炮”之外,基本没有深度介入。美制F-16实际上参与了“5.7”空战,美政府也积极调停印巴双方并达成停火协议,甚至印度还时不时指控美国支持巴基斯坦。《印度时报》爆料“美国商业卫星麦克萨疑似在克什米尔空袭前,持续向巴基斯坦地理空间公司传输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但美国早已视中国为首要作战对象,持续谋划对我发起一场“看不懂”“跟不上”“打不了”的高端战争。未来无论台海、南海还是中印之间爆发冲突,美军即使不参战也会深度介入,甚至带动美盟对解放军进行群殴,美方近年持续推进将东海、南海和台海形成联动,进而打造“印太版北约”,届时我面临的战场环境将指数级复杂,绝非低烈度的印巴冲突可以比拟。

四是体系作战的担忧。媒体普遍认为巴基斯坦胜在体系化作战,巴空军通过LINK-17数据链将歼-10CE、枭龙block-3、ZDK-03预警机以及红旗-9BE防空系统整合为“传感器--射手”闭环,而印度装备则为美俄法等万国拼盘,数据链互不兼容,预警机与战斗机难以协同,阵风单机的性能优势难以招架空战体系优势。印巴空战仅仅呈现了体系作战的最初级形态,其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足以震惊全球。近年来,美军强调通过在多平台、多谱段传感器,与各种动能与非动能武器之间,建立冗余重叠、直达交互的通信链路,推动全要素入网在线,构建全域一体、抗扰抗毁的目标定位和火力支援协同系统,为实现跨域攻防提供大范围、大流量的信息交互和安全通联。其不断完善发展的“跨域攻防、协同增效”战术战法有利于美军充分整合陆、海、空、天、网各作战领域的力量,由此可见,解放军未来面对的将是美军甚至美盟紧锣密鼓织成的杀伤网,对印的体系作战优势很可能转变成为对美的体系作战劣势。

图片

近年来,解放军不断加强实战化训练,提升打赢能力,展现我强大战斗力,三目人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钢铁之师。但三目人提醒国人谨慎乐观,按最坏的打算准备战争,等那一天来临之时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如秋风扫落叶般取得压倒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