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皮的变色龙 - 生锈的F-35C
"田宫的F-35C给了6个美国海军与陆战队涂装,决定制卡尔文森号的VFA-147战斗中队后,开始找寻该中队实照,VFA-147官网放了很多2018年F-35C成军时的新机照,但后来发现2020年的公关照片中,已经有些锈斑。找到2023年该中队的照片,都已经锈到个夸张。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位网友给出的下方相片实际上拍摄于2024年8月下旬,该架F-35C 序号169636、战术编号NE411,隶属美国海军第97“战鹰”战斗攻击中队(VFA-97 “Warhawks”),为继第147“阿尔戈英雄”战斗攻击中队(VFA-147 “Argonauts”)之后,美国海军第二支完成舰队部署的F-35C中队。
第97中队在2023年初与第147中队换防,编入美国海军第二舰载机联队(CVW-2,代码NE)为第四中队,部署于“卡尔·文森”核动力航母(USS Carl Vinson,CVN-70)上。原隶属第147中队战术编号NE402的本机也在同年三月移交予第97中队。
相片拍摄当时,第二舰载机联队正值舰队巡航结束,返回位于加州中部的基地-勒摩尔海军航空站(NAS Lemoore)仅一周多,因此巡航期间飞机表面产生的各种痕迹可能尚未处理。
此架第97中队所属NE411号机上表面呈现大片棕褐色区块,然而同日拍摄的同中队另架NE405却无此特征。因此有一说指此大片棕褐色区块为防腐涂料涂布区。
由美国空军军需装备司令部(Air Force Materiel Command, AFMC)主导发展的Have Glass各代隐身涂层均属于高度军事机密(如今已发展到第七代),仅知其为含铁粒子的纤维复合材料,用以吸收雷达波以增加隐身效果。
F-35为HAVE GLASS 第5代,不再采用F-16经典的双色灰涂装方案,而是改成单色以简化喷涂过程。同时吸取了F-22维护时隐身涂料修补工作量过大的教训,F-35的HAVE GLASS V大幅提高了耐磨性能,除非发生蒙皮损坏,否则无需修补
HAVE GLASS V也因为有金属颗粒,所以在不同光度、视角下呈现的色彩会有变异。
推测在隐身涂层表面稍有破损时,内含的铁粒子即会氧化呈红棕色。但表面涂层有此现像应并不代表机体锈蚀。
2021年六月上旬至次年二月中旬第147中队首先进行F-35C舰队部署远洋巡游期间,其F-35C机群机背表面所见的红棕色痕迹除了可能与隐身涂层铁粒子氧化相关之外,也可能来自常见油污与化学物质在飞机表面附着的情况,这包括飞机自身喷溅的油脂,以及在空间狭小、惯常污浊的航空母舰操作环境维修保养所致。这些红棕色痕迹似乎也集中在航空母舰地勤人员可能踩踏触碰的区域。
此架第97中队所属NE411在2024年十二月底巡游期间外观与同中队其它机体相似,并未见一季前机身上表面呈现的大片棕褐色区块。
尚在舰队部署早期的F-35C必定会经历各式各样实际操作测试以收集数据从而调整改良。然而在高度机密防护下,此类机身痕迹真实成因为何、相同特征是否还会持续、隐身涂层补强与重新涂装的间距、机体表面是否另有其它涂层(甚至有报道称,F-35不建议长时间处于超音速模式,因为这会对隐身涂层造成严重损害),其实无以得知。
但不管真实原因如何,对于胶佬来说,隐形涂层的表现就是制作美军隐形战机模型的技术重点,而尝试制作特有的生锈现象又将给作品带来不同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