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放弃围攻基辅,退守乌东四州 错了吗?

作者:三把刀
发表时间:
+-

俄乌冲突本不应该是如今这个样子,按照俄罗斯最初的计划,应该是通过一场战役,直接搞定基辅,从而控制整个乌克兰。

这可是俄国常玩的手段,当年苏联突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时,基本就是通过控制其首都,从而控制整个国家。

当年车臣战争的时候,俄罗斯也是打算用空降兵一举拿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结果因为轻敌,错过了控制车臣的机会。

克里米亚公投之前,其实同样有一批2000人左右的空降兵突然空降克里米亚,控制了这里比较重要的行政单位,从而才让俄顺利得到了克里米亚。

所以说,这种空降其核心位置,控制其首脑的手段,似乎是解决纷争最好的手段。至少是损失最小,收益最大的手段。为什么在对付乌克兰的时候,这一招就不灵了呢?

图片

空降基辅后,俄军兵分两路东西夹击基辅

2022年2月24日,俄方宣布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一时间,乌克兰和俄罗斯、白俄罗斯接壤的几乎所有地区,都遭到了大批俄军的进攻。

由此可见,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规模有多大。如果乌克兰没有准备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这种大军压境的压迫感所吓到,从而直接举起双手,求别动手。

不过规模浩大的大范围进攻,并非俄罗斯真正的杀手锏。如果对手早有准备,没有被吓倒的话,那这一招就不管用了。

所以俄罗斯的真正杀招其实紧随其后。

俄军大举进军以后,一支俄空军部队,搭乘着40架直升机,从白俄罗斯戈梅利市出发,直接空降基辅安东诺夫机场。

这支空降部队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控制该机场,从而让俄军可以将源源不断的军队,从后方直接运送到基辅。

大厦都是从内部垮掉的,所以只要把基辅给搞乱了,或者直接控制基辅,那拿下乌克兰,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

最初俄军很快控制了机场,奈何乌军又搞来了一批火箭炮,再次夺回了机场。双方在这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机场的控制权,也一直在双方之间徘徊。

很明显,这支空降军队,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既然无法直接空降基辅,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东西两个方向,围攻基辅了。2月25日,俄军空降基辅西部的日托米尔州巴甫洛夫卡地区,随后拿下了基辅州西北部的沃尔泽利市。这么一来,俄军便控制了基辅西部以及基辅东部的切尔尼戈夫。

俄乌双方在基辅西南部的瓦西里科夫地区发生了激烈战斗,与此同时,俄乌双方依旧在安东诺夫机场鏖战。

最紧张的时刻,俄军直接进入了距离基辅议会9公里处的奥布隆地区。

眼看着基辅就要丢掉了,这个时候乌克兰开始动员基辅内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对敌。到了2月26日,俄军又空降了一批人马抵达基辅西南部的瓦西里科夫。同时对基辅市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远程打击。

不过到了2月28日,俄军依旧没能拿下基辅,而且乌军夺回了不少阵地。很明显,这次闪击基辅,失败了。一直到4月2日,乌克兰宣布收复基辅州全境。

图片

佯攻基辅,实则为了乌东四州

闪电战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快准狠,以此达到一招制敌的效果。很明显,俄军闪击基辅,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既然无法拿下基辅,那俄军肯定要执行第二方案了。

2月份几次空降,没能拿下基辅以后,其实拿下基辅就已经是奢望了。因为毕竟是在别国作战,基辅周围出现大批俄军后,乌克兰方面的援军,立刻会回来勤王。伴随着援军越来越多,当地那点俄军根本就不顶用。

最关键的是,这些空降兵的物资补给是没有保障的,这导致他们只能在短时间内作战,无法长期在基辅周围晃悠。

有人说,没吃的,难道不会去基辅抢吗?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队伍就被打散了,也就没有战斗力可言了。毕竟抢东西的时候,不可能再要求他们统一听指挥,当然是各抢各的。

那么为什么围攻基辅的战役,一直打到4月呢?其实闪电战失败以后,继续围攻基辅,已经是在执行第二方案了。也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上,俄军一直揪着基辅不放,实际上俄军在其他地方都有军事动作。尤其是乌东四州,那可是俄军志在必得的地方。

除了乌东四州,其实敖德萨、包括哈尔科夫,也是俄军非常想要拿到手的地盘。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俄军不是天兵天将,他们和乌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差距不是太大。一开局能打成这样,纯粹是因为占据了主动。

等到这样的优势消失以后,双方只能陷入僵持阶段。而俄军所要做的,自然是在双方陷入僵局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俄军围攻基辅,乌克兰肯定得重兵保卫基辅,那么他们在乌东四州以及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的防守自然就被削弱了。

图片

放弃乌北,退守乌东四州,是否做错了

明显是十分正确的选择。能拿下基辅,是最好不过的,所以鏖战乌东,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拿不下这里,才是现实。

就凭空降的那点人马,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基辅。而且第一波空降兵,并没有很好地守住机场,导致后续俄军只能选择其他地方空降,这大大降低了拿下基辅的概率。

至于白俄罗斯那边,俄罗斯借道白俄罗斯出兵,已经将白俄罗斯置于险境了,他们不可能再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比如说数十万俄军长期驻扎在白乌边境。

白俄罗斯本身是不愿意卷入战争的,但他们也不敢得罪俄罗斯。所以让他们借道一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不可能无限制让他们留在境内。虽说俄白实质上不分家,但名义上还是要分开过的。

乌东四州的情况就不同了,这里紧挨着俄罗斯,俄军完全可以从本土出兵进入乌东四州。所以拿下这里才是正儿八经要办的事情。

在乌北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俄军果断将主力调到乌东四州。这里算是他们在乌克兰的根据地了,如果这里再搞丢了,那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就算是彻底败了。

俄军在乌东四州,是有群众基础的。毕竟这里有一大批俄族人以及支持俄罗斯的乌克兰人。所以他们到了这里才算是如鱼得水,将当地的亲乌人士一点点除掉,比继续鏖战基辅,要实在得多。

这让我不经意间想起了1900年沙俄干的一桩事。

沙俄原本打算直接进攻瑷珲城,从而拿下全东北。结果在攻打瑷珲城时吃了亏。回来以后,俄军恼羞成怒,将外东北所有的中国原住民,都给扔进了黑龙江。处理完外东北的原住民后,这里就全都是俄族人了,他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即便以后拿不下东北,他们至少也能保证外东北归俄国所有。虽然隔了100多年,但俄国人的聪明劲儿一点没少。

图片

俄的诉求,大概率是以停火线划界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这也是有先例的。1862年到1864年,沙俄集中了一批入侵中亚的人马,开始大肆入侵外西北地区。

他们一路打到了伊犁、塔城后,被清军拦住了去路。双方陷入僵持阶段后,开始谈判。俄方一口咬定,必须要以停火线作为新的边界。而清廷这边,则希望以原来的边界和停火线之间,取一个折中线作为边界。

俄方的态度非常蛮横,一点讲价的余地都不给。最终清廷认怂,只好以停火线为边界,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沙俄。

所以说,一旦进入谈判后,俄罗斯的态度绝对依旧十分坚定,就是要以停火线为新的边界。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侵略不侵略这一说,只要是俄军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俄国的地盘。俄国的地盘,寸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