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蝙蝠”:美澳联手打造MQ-28A无人机
美国与澳大利亚联手开发新一代无人机系统,号称可改变未来空战格局,这个计划的核心项目MQ-28A“幽灵蝙蝠”(Ghost Bat),由波音澳大利亚国防公司(Boeing Defence Australia)与澳大利亚国防部联合打造,并获得波音美国团队支持。这款具备隐身功能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可与有人战机协同作战,号称可代表美盟共享技术的新合作模式。
一、基本情况
军事新闻网站《Army Recognition》报道,“幽灵蝙蝠”源自澳大利亚“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计划,波音澳大利亚分公司负责设计与测试,美国团队则提供先进人工智能与整合技术,两国资源互补,展现跨国协作实力。
据报道,这项飞行测试预计2025年底完成,最终阶段将由MQ-28A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E-7A“楔尾”(Wedgetail)预警机,以及F-35A“闪电II”(Lightning II)战机联手执行任务,验证其在监视、目标定位与打击中的实战能力。
MQ-28A无人机长11.7米,作战半径号称超过3700公里,具备模块化设计与内置弹舱,可快速调整任务,涵盖情报搜集、电子战及攻击行动。针对“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Manned-Unmanned Teaming)打造,它能自主运作或接受飞行员指令,以增强战场灵活性。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3.99亿澳元升级了该计划,推进传感器与自主飞行技术,并增建三架Block 2机型,补充已订购的10架Block 1机型,逐步迈向量产与部署。
该合作启发自美国“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计划,旨在提升印太地区美盟无人机的互操作性。据称,“幽灵蝙蝠”不仅可强化澳大利亚国防创新地位,也为美澳联盟开辟了未来空战新路径,成为无人化作战转型的关键资产。
二、作战能力
一是隐身性能出色。MQ-28A采用了良好的隐身设计,拥有低可探测性,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降低被敌方雷达等侦察设备发现的概率,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使其能够在敌方防空火力范围内执行任务。
二是航程远作战半径大。该机机长11.7米,配备一台小型涡扇发动机,最大航程3700公里,能够执行长时间、远距离的作战任务,其战斗半径和续航能力已经接近一些有人驾驶战斗机,这扩大了澳大利亚空军的作战范围,使其能够对更远的目标实施侦察和打击。
三是任务载荷丰富。MQ-28A机身前部配备有一个2.6米长的模块化鼻锥,内部容积为0.15立方米,以及一个内部弹舱,能装备诸如侦察、预警、电子战和打击等不同用途的设备,并可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进行快速更换,还可携带“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或其他先进导弹,具有防区外打击能力,能执行情报、监视、侦察以及打击等多种任务,是一款通用性很强的无人机。
四是自主和协同作战能力强。MQ-28A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自主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无须人工进行过多的干预。并且,它可以与有人机(如F-35战斗机、F-16战斗机、F/A-18E/F战斗机、E-7预警机、P-8A反潜机等)进行配合,充当这些飞机的“忠诚僚机”,实施相应的“人机协同”作战任务,还能在必要时吸引敌方火力,保证有人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