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 美国发生第一起“断箭”事件
75年前,美国丢失了第一枚核武器。当时一架康维尔B-36“和平缔造者”轰炸机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坠毁前,投下了一枚自由落体式核弹。这是美国已知至少32起核武器事故中的第一起,这些事故被称为“断箭”(Broken Arrow),定义为核武器的意外发射、爆炸、被盗或丢失。冷战结束后,这些事故再也没有发生过。
B-36B轰炸机
1950年2月13日,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第7重型轰炸联队的一架B-36B轰炸机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海岸贝拉贝拉西北约88公里处2440米的高空打开了炸弹舱门。一枚Mk 4核弹坠入太平洋,撞击时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随后是声音和冲击波。
爆炸是由核弹的高爆炸药引起的,裂变核心已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相同重量的铅制练习核心。如果这枚核弹中装有裂变核心,产生的爆炸能量高达31千吨,大约是广岛原子弹的两倍。
在飞行员哈罗德·巴里上尉的带领下,B-36的机组人员在一次训练任务中遇到了严重的机械故障,于是决定丢弃这枚没有裂变核心的核弹。这次任务原本是一次模型作战飞行,航线从阿拉斯加州艾尔森空军基地到德克萨斯州卡斯威尔空军基地。模拟目标被设定为旧金山,代表规模同等的苏联或中国城市。
当时,B-36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最先进的轰炸机,也是美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洲际轰炸机。涉事的B-36也非常新,坠毁前仅飞行了186个小时。
起飞后不久,轰炸机就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进入恶劣天气后,轰炸机外部开始结冰。为了保持所需的飞行高度,机组人员加大了发动机功率。大约6个小时后,在3660米的高度3台发动机起火。此时只能依靠剩下的3台发动机,虽然进行了紧急动力设置,但还是在下降。当轰炸机无法再保持水平飞行时,17名机组人员决定弃机,在皇家公主岛上空跳伞逃生。
Mk 4核弹
按照美国空军当时的规定,Mk 4核弹必须被丢弃,引信被设置在1400米处引爆。再次强调,核弹中没有裂变核心。当时,美国自由落体式核弹的设计是在飞行过程中插入裂变核心,这是第一代战略武器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只有在总统做出决定后,轰炸机才能携带裂变核心起飞。
为了从轰炸机上找到机组人员和敏感设备,救援工作进行的非常艰难,总共有40多架美国和加拿大飞机参与了救援。救援人员在机组成员跳伞地点的西南方向进行了搜索,但未能找到轰炸机的踪迹,当时认为轰炸机已坠入海中。17名机组人员中,有5人下落不明。在冰冻的环境中,如果没有防寒服,他们活不了多久。此外,并非所有机组人员都穿有充气救生衣。
至于B-36轰炸机,残骸最终于1953年在温哥华岛的科洛盖特山被发现,距离机组人员跳伞地点以北约350公里。由于担心轰炸机上的敏感设备可能落入苏联手中,美国空军派出了一支回收小组,起初他们无法进入山区的坠机地点。随后又连续派出两支部队,最终在1954年,一支小型拆除小组成功抵达坠机地点,回收或销毁了轰炸机的机密部件。
作为第一架“断箭”轰炸机的坠毁地点,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年里,调查人员会定期前往坠机地点进行调查。此外,“战利品猎人”也从轰炸机残骸上取走了大量文物。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中,调查小组发现,机尾乘员舱、炸弹舱是唯一完整的重要部分,其他残骸大多是拆除小组工作后留下的小碎片。
1950年2月13日,当B-36轰炸机以及核弹失事时,美国和苏联才刚刚开始冷战,紧张的核对峙持续了数十年。事实上,在这次事件发生时,美国在核能力方面远超苏联,美国大约拥有235枚功能齐全的原子弹,而苏联可能只有2枚。
随着苏联逐渐弥补差距,东西方的核武库持续扩张,安全维护和操作武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断箭”事件已导致6枚核武器被确认丢失且未被找回,但每起事件也成为了深刻的学习过程,促使美国对核武器的储存和操作方法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