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潜艇排水量世界第一 成东海舰队拦路虎帖子
日本潜艇排水量世界第一 成东海舰队拦路虎
作者:岚少爷发表时间:
+- 一度,日本潜艇几乎被神话,被冠以规模大、更新快、技术新、战斗力强等标签。果真如此吗?本系列通过文化、政治、历史、技术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日本潜艇。此为第四篇:大而无当——技术视角下的日本潜艇!因为文化、政治、历史的原因,造就了日本潜艇的现状:世界最大常规潜艇,组成了世界最大规模常规潜艇力量。大,是日本克服耻感的重要良药,张口闭口“大日本”。日本潜艇越造越大,长度超过80米,远超主流的60米长度,超过法、俄常规艇70米长度。1998年,亲潮级潜艇服役,水面排水量2750吨,水下排水量3500,超越1996年服役的澳大利亚科林斯级。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出自日本,认为应该与日本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相匹配,实际上背离舰艇发展趋势。最典型是日本钻伦敦条约空子,造了重炮、鱼雷特型驱逐舰,结果导致舰艇重心高、航行性能极差,直接被台风打成两节。事实表明,日本习惯性步入大而无当的恶性循环。日本潜艇大型化,主要是用来布置核潜艇才配备的大直径声呐、侧视声呐、拖曳声呐,充当好美军耳目。解决了探测问题,又带来操纵性能、配套系统的需求,需要更大功率、更大压力,电机、压缩空气、液压等动力源同步放大,接着带来自身噪音、目标强度(TS)的水涨船高。最典型的是一项指标原地踏步,那就是潜航速度。日本战后潜艇水下速度以19节起步,至今止步20节,未能与时俱进。作为对比,70年代服役的德制209型潜艇水下速度达到22节。挪威于80年代服役了乌拉级,水下速度23节。中国在90年代服役的039级,水下速度为22节。日本潜艇丧失速度优势,原因很直接:艇大、湿表面积大,动力不足。舰艇航速与阻力、推进功率、螺旋桨效率直接相关,如果要获得特定速度需要更大的功率。以209级1200型潜艇为例,水下排水量1285吨,水下航速22节,主机功率为2.8MW。对于4500吨级的苍龙来说,达到20节就需要5.96MW主机功率。推进功率、螺旋桨效率这两块,日本短期提升技术无法,日本应对大型化的主要思路:控制长宽比,不增加艇长增加艇高,将湿表面积最小化,找到一个空间、长度与阻力的平衡点。从亲潮级到苍龙级,主尺度变化有限,艇高从7.9米增加到8.5米。增加的空间用来容纳4台斯特林发动机,增加长度控制在2米。苍龙级AIP段总宽比前后宽出0.2米,此处进行修形处理。从苍龙级到大鲸级,主尺度都是长84米、宽9.1米,艇高从10.3米增加到10.4米。新获得空间用于容纳锂电池,兼顾水下高速机动与低速度长时间巡航。其他措施主要是减重,包括:采用混合艇壳等。如此这般,大鲸级水下航速维持在20节,水下低速潜航时间在7天左右。理论上说,柴油机、蓄电池组与AIP动力系统互为死重,这是促使日本潜艇使用锂电池的重要原因。2022年3月,采用锂电池的大鲸级潜艇服役。大鲸级动力古典,组成为2台川崎柴油机、1台主电机,新技术是锂电池。如何让锂电池获得AIP的能力,以3节速度潜航3周?日本的解决方案是更多的锂电池。既然速度已经无法突破,操纵性能必须要提升。从苍龙级开始,日本潜艇使用X型舵,4个舵面都可以用于全向操控,操纵面积长度也比十字型舵大,以尽可能地获得快速的操控响应、更短的转弯半径。这一点,有驾驶经验的朋友很容易体会。在潜艇占位、迎头机动中,转弯半径指标极其重要,与攻防成功直接挂钩。在疯狂的伊万场景中,可以努力躲闪一下。至于最终的成效如何?市场最有发言权。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多处推销苍龙级潜艇。在澳大利亚潜艇选型中,苍龙级雷声大雨点小,澳大利亚使用20年科林斯级潜艇的教训是:大而无用,不想二次进坑。技术层面的理由:未采用模块设计,升级困难;续航力小、储备浮力小。后两点,都与“大”脱不了关系。未来,日本潜艇计划装备VLS发射远程攻击导弹,日本潜艇排水量又得胖一圈。公园里肥胖的锦鲤,大概就是未来日本潜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