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 让牛市的脚步缓一下

财经的财 2025-10-03 19:09+-

国庆假期,资本市场消息不断,道琼斯收出五连阳、纳斯达克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资产全面爆发,但让投资者担忧的是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这不免让许多投资者不免有些担忧。

我们不妨看一下924 新政这一年 A 股究竟有何不同?

2024 年 9 月 24 日,在最强稳市组合拳的推动下,A 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一年来,在政策指引和资金推动下,市场步入稳健向上的“慢牛”轨道。

市场整体表现主要指数与总市值大幅增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上证指数涨超39%,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涨幅超100%。 A股总市值从约68万亿增至超100万亿,增长约36万亿元。 日成交额从行情前的8000亿以下,一度攀升至3.48万亿元。

️ 市值与投资主线 市值结构优化,科技取代传统行业成为市场新引擎。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四分之一,高于银行、非银金融与房地产的合计占比。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增幅达113%,成为增长核心。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标志着市场“股王”易主。

资金格局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投资者结构改善,中长期资金成为压舱石。 外资扭转此前两年净减持态势,转为净流入。 保险资金直投股票规模增至3.06万亿元,一年净增约1万亿元。2025年前8个月,A股新开户数同比增长约48%。

市场生态 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更具韧性的“内生增长”,波动率下降。 A股年化波动率显著下降,“慢牛” 特征逐渐清晰。 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产业向新趋势明显。

变化的深层解读

上述变化,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与市场逻辑。

· 政策引领系统性变革:起始于2024年9月24日的政策组合拳,并不仅仅是短期的救市措施,而是涵盖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购重组改革、支持科技创新等全方位的制度型建设。这些政策致力于打通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堵点,为市场的回暖与重构奠定了基础。

· 投资主线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市场主线转向科技,直接反映了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方向。资本显著向算力、人工智能、半导体、创新药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领域集中,这不仅推动了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更促进了全产业链的升级重构。

· “慢牛”特征的支撑基础:“国家队”中央汇金的出手稳市、各类中长期资金占比的提升,以及浮动费率基金、指数化投资工具的发展,共同增强了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使市场告别了过去大起大落的模式,波动率显著降低。

历史维度看行情

前期,沪指突破3800,并创10年新高,事实上打破了多头长期的天花板,为开启长期攀升之路夯实了基础。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看的是2005-2007、2013-2015那样的牛市,但忽视了1994-2001年那样的长期盘升节奏。在世界经济变革、大国博弈加剧等背景下,我们正在推动由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次可能是堪比1994-2001年,甚至时间更长的牛市。走慢一点、走久一点,让更多的板块走上资本市场舞台中央,让中国经济更好展现给世界,也许是当下我们更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