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令中企举步维艰 撤离中国将加剧
和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相比,川普在第二任期内的关税冲击对中国企业来说要大得多。专家表示,不少中企或者处于生存模式,或者已经决定关门。与此同时,关税也促使一些美企寻求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
据路透社报道,在中国南方制造业中心东莞,理查德‧陈(Richard Chen)的企业为沃尔玛(Walmart)和好市多(Costco)等美国零售商生产圣诞装饰品,但由于美国征收高额关税,他的订单已大幅蒸发。
“订单量只有去年的一半。”陈先生说。
中国供应商及其美国客户现在开始面对严峻的现实:这场贸易战带来的打击将比2018年川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更为严重。
这次的情况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低端制造商已经在为微薄的利润而苦苦挣扎,因此他们难以再为美国客户做出更多降价。与此同时,这些中企要想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很难,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资金紧张,无法提供新的补贴。
中企处于生存模式
根据路透社对10家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以及两位具有中国供应链经验的美国零售业高管的采访,美国客户要求降价10%。
他们表示,正在进行的谈判使供应商提供的平均折扣达到3%~7%。
Genimex集团是一系列产品的合同制造商,其70%的收入来自美国客户,该集团的亚洲区负责人乔纳森‧奇塔亚特(Jonathan Chitayat)说,在美国,一些拥有数百家工厂的公司群发一封信,要求所有供应商对所有产品一律降价10%。
奇塔亚特说,大多数供应商都无法做出10%的降价,也许他们可以为一两个订单做到这一点,但7%的降价似乎是大多数供应商的上限。
沃尔玛和好市多没有回复置评请求。路透社此前曾问及新关税实施以来他们与供应商的谈判情况时,沃尔玛提供了一份声明说,“我们将继续与他们密切合作,在这个不确定的时期找到最佳的前行方式”。
在东莞拥有制造业的陈先生说,现在公司处于生存模式。
“已经没有降价的余地了。但是为了拿到订单,我们有时不得不降价……我们别无选择。”陈先生表示,但他拒绝透露他所同意的降价幅度。
“我们正在亏损。”他说。
川普关税正在严重冲击中国制造业。图为2024年9月12日,中国江苏省一家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篮球。 (STRINGER/AFP via Getty Images)
裁员迫在眉睫
分析师和制造商表示,关税扰乱了中国的工业中心地带,并可能带来工厂关闭或缩小规模的局面,导致大量裁员。
墨尔本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又称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史鹤凌(He-Ling Shi)表示,中国制造商正在屈服于多方面的压力。
“我注意到,不少企业已经决定关门歇业。”史鹤凌说。
2018年美中贸易战后,斯坦福大学的学术研究表明,关税每上升1%,中国供应商的利润率就会受到0.35%的冲击。
路透社根据达特茅斯对中国制造业岗位流失比例的估算得出,始于2018年的那场贸易战还导致中国制造业损失了约350万个工作岗位。
供应商估计,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首次爆发以来,员工薪资已上涨了2%~5%,而一些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也有所上升,与此同时,海外竞争也在加剧,川普最新关税措施恐会压垮许多低端制造商。
地方政府债务沉重 难以提供补贴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估计这次贸易战的损失还为时过早。一些美国客户认为,中共政府会像过去(包括2018年)所做的那样,通过额外的退税、租房和水电补贴或其他支持措施来支持当地的制造业。
但路透社采访的几家中国供应商表示,到目前为止,他们尚未收到新的支援。
经济学教授史鹤凌表示,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其中许多都受到持续的房地产危机的拖累,将使他们无法像过去那样慷慨地提供补贴。
“如果他们口袋里没有钱,他们怎么提供补贴呢?”他表示,并补充说,任何让地方政府负债更深的举动都不会受到中央政府的欢迎。
北京当局发出的信息是,出口商可以转向其它市场和中国自己的客户,但在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低迷的时期,这是一项艰难实施的策略。
关税促使一些美企考虑转到中国以外生产
纽约布鲁克林垃圾箱公司Citibin的创始人兼执行长莉兹‧皮卡拉齐(Liz Picarazzi)表示,她在中国生产的商品现在要缴纳52.5%的关税,再也承担不起在中国生产了。
“我的整个业务都是以7.5%的长期税率为基础的。这真是令人震惊。”她说,指的是川普对中国商品加征两轮10%的关税,以及对全球加25%的铝关税。
“我们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但任何公司都无法缓解额外45%的关税。”她说。
皮卡拉齐表示,她正准备将生产100%地转移到越南。她谴责川普政府的关税对美企和美国消费者不公平,并说,已经通知客户,预期价格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