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人而天下安之九月九

作者:历程历程
发表时间:
+-

去一人而天下安之九月九

 

九月九日,注定了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说它特别,因为除了它在日期上与阴历九月九秋高气爽时的重阳节相合外,又与中国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伴随。

先说阴历。

唐朝末年的黄巢在起事前作的《题菊花》诗,就直接杀气腾腾地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城前后借重阳节抒发他的志向,写了《重阳感怀》:

“九月重阳节,战地酒初醒; 黄花未尽意,义旗扫天下。”

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在井冈山割据的岁月里,也写了重阳节诗,即《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当然,在重阳节赋诗的爷们儿当中,除了坚定造反的,也有心猿意马的。如据施耐庵所述,水泊梁山匪首宋江在重阳节酒酣耳热之时,即兴作《满江红·喜遇重阳》,向众兄弟表达了他愿被朝廷招安的迫切心情: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再说阳历。

在前后历时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3个北美殖民地的代表聚集在一起,成立大陆会议处理独立与战争事务。17767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从英国独立。两个月后的99日,第二次大陆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将13个殖民地的联合体正式称为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即美利坚合众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名字,就在99日这天诞生。

整整两百年后,在文革末年的197699日,对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来说,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毛泽东去世。时间是零时10分。新华社于当天下午4时整,通过广播首次向全国播出了关于他逝世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新闻稿。在播送前,全国的广播电台还经历了时间长度不等但没有说明原因的节目静默期。

我一直记得我经历的这个历时约2小时的电台静默期。这是由于我当天下午正在为插队当地的老乡修理半导体收音机,广播静默使得我当时被不明原因所困无法测试收音机,因为全波段没有一个电台在播送节目。

当播音员用缓慢而沉痛的语调发布这个消息时,我躺在那里异常平静和仔细地思考着这个事件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可能的冲击和改变。

以我当时的年龄和阅历,不可能对未来做出全面的判断。但是,当时在脑子里反复回荡着的一句话判断,就是现在看也仍然对。

这句话是:去一人而天下安。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2025年:从1976年到2025年,整整过去了49年。49,也是一个特别的计数。

七七四十九,意味着今年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的确,当下也正在发生着事情。

这不,一周前的九三阅兵,就是事儿。

它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与俄国和北朝鲜的携手和与其它文明世界的对立,宛如回到了1976年文革后期危机四伏怨声载道偏离文明正轨百废待兴万事停摆的中国。

同时,也正因为七七四十九,似乎中国的历史车轮又一次转到了“去一人而天下安”的时间节点。

谁?

时间,将可以让人们看清一切。

毕竟,时间像水一样流淌,往复循环,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