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男兵女兵不一样
观九三阅兵:男兵女兵不一样
阅兵,是独裁政权惯用的表演。它并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反而常常暴露自己色厉内荏的本性和对文明世界的恐惧。
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不需要通过军靴和军乐的节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观这次九三阅兵,看男兵与女兵时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和联想,也引向了更多的寻味和思考。
男兵们以整齐划一的仪仗姿态出现,象征着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同时,他们以广场上的机械队列操练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英姿和勇武。然而,再好的正步走,也不是军人的本职、本色、价值。军人的本职是保卫国家与人民,而不是成为政党和领袖个人的工具。
事实上,几十年来他们积累了沉重的历史欠账:抗美援朝、侵略印度、侵略越南、镇压八九学生民主运动、镇压香港民众、新冠疫情期间贯彻执行疯狂的封控政策等。他们没有军人的尊严,只是权力的奴隶和鹰犬。今天在广场上的正步,是继续为主人表忠和震慑百姓、向世界炫耀武力。他们一丝不苟准确无误的动作,也是在提醒着人们,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灵上已经完全被驯化和征服。
相比之下,女兵的仪仗却给人不同的感受。她们展现的是美丽、柔和、刚强、踏实。可以这样理解:她们在做文艺兵式的表演,体现美好人性的一面。虽然她们都手握钢枪,口令高亢,步伐整齐坚定,但是,她们完全没有给人炫耀武力的气息。因为,生活中的她们,也都是这样的:她们没有现今男人们普遍表现出的权谋、自私、虚假、腐败、奴性、自欺欺人。
恰恰相反,在当代现实生活里,中国女性一次次展现出更真实的勇敢与担当:在体育赛场,她们赢得的荣誉远超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她们经常勇敢地站在前列。在反封控运动中,她们首先举起白纸,表达抗争,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人的尊严。在更残酷的年代,林昭、张志新以生命为代价对抗谎言和暴政,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同时的中国男人们在做什么?答案:过去和现在都一样,他们中的多数,在做着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事情,无非就是助纣为虐、逢场作戏、随波逐流、沉默自保、岁月静好这几种模式。这些事情的叠加,构成了中国历史曲折而缓慢发展的主流。除了少数大块头的强人,其他人甚至没有他们的存在感。
【画外音】谁说他们没有存在感?广场上的方队不就是吗?
中国男性的迷失、萎缩、麻木、怯懦,已成为社会的沉疴。他们无力也无心承担真正的社会责任,况且其中很多人而更乐于成为强势集团的一员以便站在“历史的正确的一方”。从阅兵式上看,历史的正确的一方当然包括了俄国的“大帝”和北韩的“小胖”这些“我党和我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加贵客。
自古以来,这里就有“指鹿为马”这种历史传承。所以,今天把侵略者和国际法庭的通缉犯作为至尊贵宾请来检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真的不必惊讶。这不过是这片神奇大地上历史故事的循环和继续。
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特别是,哪个男人敢炸刺儿?
更何况,除了在广场上看台上阅兵的,哪里还有“真”男人?
正如大胖子所嘲讽的那样:“更无一人是男儿。”
正是:“神州无人,遂使竖子成名。” —— 谁说过的?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独裁者的权力表演,更是一场对全体中国男人的羞辱,也是对整个民族尊严的侮辱和测验。
无男儿,又如何?还有女人呐。她们在,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