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 | 从乡巴佬到权贵--梁家河通天
咖啡杯凉了,屏幕还亮着,Fox News的片段在脑子里转悠。万斯,JD Vance,铁锈带来的那伙计,胡子拉碴,眼神有点疲惫,扯着嗓子说“Chinese peasants”。乡巴佬?农民?脑子里闪过一片黄土高坡,陕北的窑洞,风吹得人脸生疼。乡巴佬,中文里这词儿像刀,割在心上,带点嘲笑,带点鄙夷。可万斯,他懂啥?他自己的书,《乡下人的悲歌》,不就是写给那些被遗忘的美国“乡巴佬”吗?锈迹斑斑的工厂,丢了工作的矿工,破旧的拖车屋……他不也从那儿爬出来的?
屏幕一闪,厉害国外交部的发布会在沸腾。发言人皱着眉,语气硬得像块石头:“无知!无礼!”。小粉红的评论刷屏,愤火熊熊。乡巴佬,peasants,这词儿咋就戳了国人的肺管子?脑子里冒出个画面:城里的高楼,玻璃幕墙闪闪发光,楼下是背着水泥袋的农民工,汗水滴在水泥地上,没人看一眼。乡巴佬,城里人嘴里轻飘飘的词,农村人听了却得咬咬牙,咽下去。
可“peasants”在英文里,没那么毒吧?翻翻字典,脑海里跳出中世纪的欧洲,农夫扛着锄头,田里刨食,朴实,粗糙,没啥羞耻。莎士比亚的剧里,peasants是劳动的底色,不是骂人的箭。可中文不一样,“乡巴佬”像个标签,贴在那些从泥巴路走出来的人身上,带着点自卑,带着点不甘。
突然想起梁家河。黄土,窑洞,猪圈旁边的知青点。习近平,年轻时在那儿,背着200斤的世界名著——真的假的?脑子里闪过一幕:夜里,油灯摇晃,桌上摊开一本《战争与和平》,旁边是土豆和窝窝头。梁家河,穷得叮当响,乡巴佬的地儿,谁能想到出了个“博览群书”的大师,还成了国家的舵手?命运这东西,真是捉摸不透,像风,抓不住。
风吹过,画面一转,美国的田野,阳光洒在花生地里。卡特,Jimmy Carter,咧嘴笑着,手里抓着一把花生,泥巴沾满裤腿。他竞选时老提这事儿,花生农,土得掉渣,可美国人爱听,票一张张投给他,送他进了白宫。花生农,乡巴佬,咋就成了骄傲的资本?脑子里冒出个念头:乡巴佬和贵族,隔得真有那么远吗?
键盘敲得啪啪响,微博上还在骂,骂万斯,骂“乡巴佬”。可骂着骂着,骂的不也是自己吗?乡村,城市,农民,精英,谁比谁高贵?梁家河的黄土,卡特的花生田,万斯的铁锈带,泥巴味儿里全是故事,全是命。乡巴佬,这词儿,也许该换个调儿念,带点暖,带点敬意。
咖啡喝了一口,苦的。窗外车流响,世界还在转。乡巴佬?贵族?谁知道呢。脑子里乱糟糟的,像黄土高原的风,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