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查理•柯克的成功秘诀
文/张涛
查理•柯克的殉道震动了整个世界,唤醒了一大批正在沉睡中的基督徒。无论那些无知的人怎样贬低他,那些仇视他的人怎样丑化他,毋庸置疑的是,他已经吹响了21世纪教会大复兴的号角,他年轻辉煌的一生将永远载入基督教的史册。他的殉道远比当年的黑人牧师、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影响要大得多、深远得多,他的名字与那些著名的属灵前辈相比并不逊色。
那么,能使这样一位年轻人取得如此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难道是他的天资聪慧,他的努力超群,他的勇气过人,他的机遇难得吗?不,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在众多的社会精英当中鹤立鸡群,他的殉道也不至于会掀起轩然大波。其实,查理•柯克在短短的几年中所做的,是那些信主一辈子或牧养教会几十年的人,既不敢想、也不敢做,或者想得到做不到的事。其秘诀就在于他能够效法耶稣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是基督的奥秘所在。即是你有满腹的神学理论,即使你为教会侍奉付出了一切,若不清楚十字架及其道路,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使徒保罗说:“我曾定义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2)。毫无疑问,离开了十字架,耶稣就不是基督了,我们也不可能因信得救了,基督徒也不可能过得胜的生活。如果说查理•柯克天资聪慧,那么效法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这就是他的聪明所在。
人生短暂。查理•柯克和我们一样是性情中人,是一个理智健全、热爱生活的人。可是他为何不像众多的年轻人那样,去及时行乐,过潇洒的人生?偏偏执意要去为恢复传统、回归圣经而大声疾呼,甚至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因为他清楚耶稣上十字架之前向天父上帝的祷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9)。这杯代表着耶稣将要受死,这里并非是道成肉身的耶稣也怕死,而是耶稣定意要顺服天父。天父的旨意是要让他上十字架,替罪人去受死。因为只有他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即无罪之人的血,才能赦免人的罪。查理•柯克极其看重神的呼召,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深知只有拼命地去传福音,才能拯救人的灵魂。传福音是有凶险的,是要付上代价的。他并非愿意舍弃年轻貌美的妻子和幼小可爱的儿女,也不愿意舍弃美好的前程。但这是神的托付,是基督徒的使命,他必须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他明白,面对极其疯狂和残暴的极左思潮,只有自己的流血牺牲才能真正唤醒那些被极左彻底洗了脑的人,其实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天的到来。
在查理•柯克殉道后,其妻艾瑞卡在10多万人的追悼大会上,公开原谅了杀害柯克的凶手。这是库克生前的愿望,也是他们夫妻俩的共识。众所周知,当年犹大要卖主,并且将以什么方式出卖,耶稣事先都一清二楚。但耶稣却不恨他,甚至连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遗言竟然是求上帝饶恕那些侮辱、折磨、杀害他的凶手。耶稣为什么会如此的大度?因为他深知,凡事出于神,若无神的许可,苦难或死亡都不会临到他的身上。柯克夫妇也明白这一道理,知道跟随耶稣走十字架道路的人,是不能恨人的。因为当你恨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被捆绑,受伤害的是你自己。我们唯有把一切都交托给神,因为“伸冤在神,神必报应”(罗马书12:19)。
再看查理•柯克在大学校园里和那些被左派彻底洗脑之人的辨论,无论对方气势汹汹还是胡搅蛮缠,他都不会感情用事,呈血气之勇。因为他深知“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各书1:20)。虽然他会据理力争,但是没有怒目而视或恶言相向。他执意要拯救那些灵魂失丧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人对他的人生攻击。他深信神掌管着一切,神是公义信实的。因此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误解和委屈,他从来不为自己去辩解;无论遇到多么大的阻力和困难,他绝不退缩和逃避。圣经让我们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后,兵丁就拿苦胆调和的酒(或醋)给他喝 ,耶稣尝了就不肯喝。当时的酒或醋都能起到麻痹作用,可以减轻十字架上的痛苦。耶稣之所以不肯接受麻醉,不要减轻十字架上的痛苦,他是为了拯救人类,甘愿受尽天下人无法承受的羞辱,甘愿忍受天下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因为他知道,上帝对罪人的刑罚是极其严酷的。因此将来在大审判后,不信耶稣的人将永远在地狱的火湖里煎熬。既然耶稣担当了全人类的罪,无罪的人成了罪人,那么就得领受罪人的酷刑。查理•柯克也十分清楚,既然选择了效法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那么就得像耶稣那样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委屈和痛苦,他看到的是虽然在短暂的人生中会遭受苦难,甚至赔上性命,但所有的这一切与将来神要给予的极大无比的赏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查理•柯克凭着这样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效法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这就是他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