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第一个政治危机和失败

作者:Shalako
发表时间:
+-

(此帖与2025年11月6日在文学城博客中贴出)

刚刚从CNN 上查到高市早苗有关台湾的言论

1
CNN 报道高市早苗有关台湾的言论 [...Chinese attack on Taiwan – which lies just 60 miles (100 kilometers) from Japanese territory – would count as "a situation threatening Japan’s survival" and could trigger a military response from Tokyo]/"中国大陆攻击距离日本只有100公里的台湾,将对"日本的生存构成威胁", 由此可能导致日本的军事反应"。而且,这是她在日本议会(Japanese Parliament)讲话的一部分。日本议会是日本政府最正式的场合之一。
以地缘政治,国际外交,中国政府的底线为背景,结合高市早苗的日本首相身份,以及说话的场合,让中国政府的愤怒回应非常合理并不过分(well justified),高市早苗 fucked up/把事情搞砸了。(但中国官员言辞过于野蛮,让日本找到漏洞,  一度转移了争端的焦点,反而帮了倒忙)
2
这么说并非认为高市早苗言论中表达的担忧是多余。作为日本首相,日本国家安全考量从来都是第一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保卫日本的安全。
外交的智慧在于,双方都心知肚明但不把事情挑明。这样,台面下各自准备各自的工作,在台面上还可以继续其他的往来, 对双方的利益都有好处的往来。
从日本安全的角度说,台海冲突时日本协防台湾, 是保卫日本安全的一个自然甚至合理的选择,这一点,日本/中国大陆政府都心知肚明。不把事情挑明, 并不意味着日本私下就不做会准备,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就以为日本没有想法,没有准备,只是意味着这样大家就可以一起装傻把其他的日子过下去。
现在把事情挑明,是能加快日本的准备工作? 还是能减缓中国大陆攻台的计划?但这个"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上了台面后,中方就被迫集中全力强烈反应来关注此事,双方其他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各自的其他利益就受到损害。中方的愤怒甚至含有"你TMD为啥要把事情挑明, 傻X呀你?"的抱怨。
3
在协防台湾问题上, 高市早苗之前的日本首相都采取谨慎的方式, 不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言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和准备。
一方面,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独特的时间(如中国急需日本帮个大忙的时候),使用巧妙的说辞,能传递同样的信息而不造成外交危机或制造个小号危机。这需要政治智慧。"政客缺乏政治智慧,自己制造危机,给国家利益带来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不到与中国死磕的时候,为何要摆出死磕的架势?美国此事上的战略模糊性是国际政治智慧的表现。
不挑明此事并非它不重要,挑明也无法进一步增加它的重要性。但涉及到国家利益,全盘考虑才是上策。高市早苗是否有这个政治智慧?
4
CNN 报道说,迫于压力,"Takaichi said Monday that her comments were "hypothetical" and said she would avoid making similar comments in parliament again/高市早苗表示,她的那些话是都是"假设性"的,并表示今后会避免在下议院发表类似的评论"。
政客罕见认错, 迫于压力认错时, "那些话都是些假设性的"是通常的认错方式,以淡化"过失言辞"的现实意义;  "那些话说错了, 我收回"则是政客及其罕见的认错方式,  而"今后避免再说", 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以后不说了还不行么?" 与直接说"我收回"仅一步之遥,  也不是政客"收回言辞"的常见方式。
日本政客意识到高市早苗非专业举动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外交危机,施加了压力迫使她认错和收回言论。这无疑是她上任后经历的第一个政治危机和重大失败
是一个"日本首相"能给出最大程度的"公开认错",和使用最极限方式来"收回成命"了。
5
表明强烈的态度,再次画出了红线,并迫使高市早苗认错,这场戏到此中国政府应该见好就收。
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中国也还有其他的核心利益和不那么核心的利益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