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应效仿高市早苗,重新定义台湾
2025年11月24日,《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评论,”华盛顿应效仿高市早苗,重新定义台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就台湾问题发表了讲话,其立场与当前全球对两岸紧张局势的普遍看法截然不同,且意义重大。
尽管世界大部分地区仍然固守北京不遗余力宣传的论调——即台湾是中国内政,是“统一”问题,因此不属于国际关注的范畴——但高市早苗断然否定了这一前提。
相反,她并非将日本的立场建立在抽象的主权问题或历史主张之上,而是建立在日本安全环境的严峻地理和战略现实之上。如此一来,她为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如何重新思考其在台湾未来中的利益提供了范例。
北京惯用的叙事——台湾“属于中国”,其他国家不应干涉——长期以来影响着全球舆论,即便是在那些对中国意图持怀疑态度的民主国家中也是如此。
这种框架巧妙地迫使国际社会从中国民族主义的视角而非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平衡出发来看待台湾安全问题。其结果是外交话语变得畏首畏尾。各国声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支持和平解决”或“保持战略模糊”,但很少阐明台湾的命运对其自身国家安全意味着什么。
高市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切。她没有浪费时间去争论中国的历史主张或台湾的政治地位,而是以惊人的清晰度聚焦于台湾问题对日本的影响。她指出,台湾距离日本的与那国岛不到70英里。日本的关键海上航道、能源运输线和防御圈线与台湾的领空和海域直接交汇。
一个由中国控制的台湾不仅会改变东亚的权力平衡,还会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扼守日本南翼,威胁琉球群岛,限制日本的海上通道,并将北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范围延伸至西太平洋深处。
换言之,如果台湾沦陷,日本的安全也将随之崩溃。
这与通常用来支持台湾的道德或意识形态论证有着本质区别。它并非基于对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体遭受威胁的同情(尽管这种同情在日本确实存在),也并非出于维护“国际准则”(尽管这些准则对东京至关重要)。相反,高市女士断言,保卫台湾对保卫日本至关重要。其利害关系直接、重大且毋庸置疑地关乎国家安全。
这种重新构建意义重大,原因有二。首先,它避免落入北京惯用的“中国主权”或“统一”等话语陷阱,这些话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陷阱。一旦外国政府接受台湾问题的根本在于中国的主权归属,之后的所有论点都将变得被动、含糊或受限。
其次,它为其他民主国家清晰、毫不妥协地阐述自身利益提供了一个范例。华盛顿尤其应该关注这一点。
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政策强调威慑、民主以及维护和平与稳定。这些原则固然重要,但它们并不能完全体现美国面临的具体国家利益。
与日本一样,如果台湾落入北京的控制之下,美国将面临战略格局的剧变。
除了台湾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明显被中国共产党夺走,这无疑会重创美国经济之外,一个由人民解放军控制的台湾还会打破第一岛链,使中国能够不受阻碍地将军事力量投射到中太平洋地区。
这将使中国掌握该地区最后一个战略咽喉要道,并将中国在东海的主张与其在南海的野心联系起来,实际上使整个西太平洋置于北京的控制之下。
它还会削弱美国与日本和菲律宾的联盟,威胁关岛,并摧毁美国作为亚洲安全保障者的信誉。
它将加速该地区民主自信的崩溃,并助长其他地区的威权扩张。最重要的是,它将使北京能够挑战美国的海空优势,从而直接影响美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然而,华盛顿仍然主要从支持民主国家或抵制胁迫的角度来定义台湾问题。这些目标固然值得称赞,但不足以动员持续的全国性承诺。
美国需要像高市女士所阐述的那样,拥有清晰的战略思路:台湾的防务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它是美国的问题,对美国自身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华盛顿从自身利益而非利他主义的角度看待台湾问题,就能更有效地向自身及其盟友解释台湾的重要性。
这不仅仅关乎保护民主或避免冲突,更关乎防止全球力量平衡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避免美国自身安全感下降、影响力减弱,以及塑造国际秩序的能力降低。
因此,高市女士的论点不仅是对日本地理脆弱性的提醒,也是对美国以更务实的视角看待台湾的战略性邀请。
保卫台湾符合日本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北京希望世界继续就台湾的“地位”问题争论不休。
高市女士建议,民主国家应该将重点放在自身的利益、地理位置和安全上。华盛顿应该听取这一建议。从最实际、最深刻的意义上讲,保卫台湾就是保卫美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