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北极战略,美国也需要有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高级副总裁伊兰·伯曼 (Ilan Berman) 周三 (8月6日) 在《新闻周刊》发文称, 美国对北极的关注还没有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步伐, 并呼吁: 美国需要有北极战略。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回归,大国竞争的概念似乎又重新兴起。值得称道的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出现的将中国视为掠夺性全球参与者的观点,被他的继任者乔·拜登延续了下来。即便如此,近几个月来,美国和中国在从战略矿产到贸易等各个领域的战略竞争几乎扩展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但真正的竞争尚未真正开始,那就是北极。特朗普政府确实意识到了该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在其第一任期内,作为强有力的“美国优先”能源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官员们也普遍认为该地区事关国家利益。然而,公平地说,美国对北极的关注还没有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步伐。
破冰船“船长赫列布尼科夫”号在巴芬岛附近航行的鸟瞰图,该岛因全球变暖而正在融化。Getty Images
早在2018年,习近平政府就发布了官方的北极战略。该文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位为“近北极国家”,并概述了在该地区参与和投资的广阔愿景。自那时起,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北极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例如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管道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深水港。通过在冰岛和挪威的斯瓦尔巴半岛建立研究设施,中国也在其他北极国家取得了进展。研究估计,迄今为止,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投资总额已超过900亿美元。
其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投资的规模显然比宣传的要小,其重要性也低于许多人的预期。然而,国家安全专家警告称,中国的进军是其扩大多领域战略的前奏,旨在使北极成为一个真正的竞争领域。
由于该地区在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一系列方面都具有战略重要性,因此其风险巨大。
首先,北极作为海上贸易路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冰川融化和气候变化开辟了新的更短的航运路线,例如北海航道(沿俄罗斯海岸)和穿越加拿大北极领土的西北航道。这使得北极成为全球商业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北极理事会估计,过去十年,过境该地区的船只数量增加了37%。
其次,北极的战略位置也至关重要。北极位于北半球的中心,是连接北美、欧洲和亚洲的最短航线。另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在那里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和监测站,有效地将“高北地区”军事化。作为回应,美国和北约近年来都在稳步扩大其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另一个利害关系是能源潜力。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北极地区蕴藏着约900亿桶石油、1669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和440亿桶天然气液。就能源财富而言,北极地区与俄罗斯大致相当。
“中国在北极的行动应该给我们敲响警钟,促使我们加快已启动的工作,”朱莉娅·内谢瓦特告诉《新闻周刊》。内谢瓦特曾在上届特朗普政府任职,先是担任美国国土安全顾问,后担任美国北极研究委员会委员。她表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挑战。我们看到中国的活动日益增多,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以争取获取北极资源和矿产。”
内谢瓦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扩大美国破冰船队到加强北极外交,再到加强与北约伙伴国的区域演习。这项工作并非易事。白宫目前外交政策日程排得满满的,从俄罗斯到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无所不包。尽管如此,内谢瓦特表示,我们需要将对北极重要性的理解转化为美国在北极真正的长期愿景。毕竟,中国显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愿景,北京的官员们正在努力将其变为现实。如果他们成功了,这将产生真正的影响——不仅对北极安全,而且对更广泛的全球商业和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