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黄仁勋如何说服川普——AI芯片禁令背后的故事
舒畅:黄仁勋如何说服川普——AI芯片禁令背后的故事
最近关于美国是否继续对中国限制高端AI芯片出口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最关键的人物之一,是NVIDIA的CEO黄仁勋。几周前,他在白宫与川普面对面会谈,随后立即飞往北京。这种时间上的紧密安排并非偶然,而是美国芯片巨头、政治高层和全球市场之间博弈的一个缩影。我认真分析了黄仁勋向川普所提出的理由,必须说——他讲得非常有道理,直击问题核心。
他首先强调,如果美国不出口芯片,中国一定会集中财力加快自主研发,最终会形成独立的国产替代体系。这种“逼出来”的技术路线,一旦建立,不仅美国企业将永远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国的产业链也会不再依赖西方。这对美国长期的技术主导权是个战略性打击。相比之下,有选择、有条件地出售部分中端AI芯片,反而能在维持商业利益的同时,延续美国的技术影响力。
其次,他指出,AI芯片并不是单一军用产品,而是整个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从医疗影像、云计算到工业自动化,全球对AI计算力的需求日益上升。如果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反而自我削弱企业的市场份额,等于是让位给可能的替代者。黄仁勋说得很清楚,“卖芯片不是卖命,而是投资未来。” 这句话有力度,也许更能打动川普。
还有一点,是川普特别敏感的:美国国内的就业和经济。黄仁勋提出,如果NVIDIA芯片不能进入中国市场,将对美国国内企业营收、员工岗位、美股科技板块带来严重打击。科技企业一旦裁员或萎缩,受影响的不只是华尔街,还有整个美国制造业和研发生态。这些问题很实际,川普是生意人出身,对此非常在意。他虽然对中国态度强硬,但从这件事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川普作为一个79岁的老人,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老顽固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其实已经不止一次表现出他并非民主党百般丑化的老顽固,相反,在重大经济决策上,他显示出成功企业家和商人的现实主义和灵活性。这种可以吸纳多方意见后再做出判断的领导能力,对当前美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关于“中国会不会因为买不到美国芯片就去自主研发”的问题,我的看法略有不同。即使美国继续提供中等性能的AI芯片,中国仍然会努力往高端方向突破,这是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但当前制约中国芯片工业的最大障碍,并不完全在GPU本身,而是受限于极紫外光刻机这一芯片制造非常关键的高端设备。荷兰ASML公司的最先进光刻设备对于中国来讲是渴望得到但是却无法取得,自主研发谈何容易?
光刻机要求在纳米级别上进行极其精密的操作,从光源、镜头、控制系统,到整套真空、洁净环境,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球顶尖”。目前全球只有荷兰ASML能造出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连德国蔡司提供的镜片都要在原子级别打磨。这不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而是靠全球顶级协作完成的“工业奇迹”。
光刻机的价格可以说是科技工业的“豪车”。一般的DUV光刻机就要几千万美元,而一台用于7nm以下制程的EUV光刻机,价格接近2亿美元。关键是,即使花得起钱,受制裁的中国未必买得到——因为它关系到和中国敌对关系的国家安全,被列入最严密的出口管制清单。
如果芯片禁令持续升级,短期内确实会对中国高端芯片制造造成伤害,也会拖累其整体AI能力的提升。这说明,美国封锁+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水平无法突破至少光刻机的关键,因此也只能屈求去购买并不是最高水平的芯片。
总的来看,我认为黄仁勋提出的“有限解禁”主张是现实可行、而且是理智的。川普能够听取这种相对温和、务实的意见,并做出调整,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领袖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