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社民连:香港民主星火的陨落与不灭

作者:蛇形刁手
发表时间:
+-

缅怀社民连:香港民主星火的陨落与不灭

“宁化飞灰,不做浮尘。”2025年6月29日,香港最后一个民主派政党——社会民主连线(社民连)宣布解散,这句誓言成为其19年抗争史的悲壮注脚。自2006年成立以来,社民连以“没有抗争,哪有改变”为信念,点燃了香港人对民主与公义的希望。然而,随着社民连的谢幕,香港所有民主派政党或解散或停摆,政治版图仅剩建制派(亲共派)政党。遥想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派曾以86%的直选议席(389席)大胜建制派(59席),如今却成绝响。社民连及其代表人物——黄毓民、梁国雄(“长毛”)、曾健成(“曾阿牛”)、陈伟业——的抗争精神,依然是香港民主运动不灭的火种。

社民连:从抗争到终结

2006年10月1日,社民连在香港的矛盾与希望中诞生。创党主席黄毓民、梁国雄、曾健成、陈伟业等人,以左翼理念为基石,主张议会、街头、司法三线抗争,填补了泛民左翼的空白。与温和的民主党、公民党不同,社民连以激进姿态挑战体制,2008年立法会选举获三席,展现了强大的基层动员力。

他们的口号“没有抗争,哪有改变”不仅是信念,更是行动。从反二十三条立法到雨伞运动,再到反对《港区国安法》,社民连用掷物、拉布、抬棺、焚烧道具等行动,唤醒市民对民主的追求。尽管备受争议,他们将抗争从理念化为现实,重塑了香港议政文化。

2019年的辉煌与今日的没落

2019年,香港民主派迎来高光时刻。在反送中运动的浪潮下,民主派于区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夺得全港452个直选议席中的389席(占86%),建制派仅获59席。这场胜利不仅是民意的彰显,也是社民连等民主派多年街头抗争的成果。社民连成员如岑子杰积极投入基层,助力民主派在社区扎根,点燃了港人对民主的希望。

然而,2020年《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彻底改写香港政治生态。民主派政党接连受压,民主党、公民党等相继解散或停摆。社民连在账户冻结、成员被捕的困境中坚持到最后。2025年6月29日,主席陈宝莹宣布解散,称“面对强大政治压力,考虑成员与同行者安全,只能沉痛解散”。她透露,狱中的梁国雄同意此决定,寄语“希望大家平安”。至此,香港民主派政党全数消失,建制派独占政治舞台,2019年的辉煌成为遥远记忆。

黄毓民:颠覆议政的先行者

黄毓民,社民连创党主席,绰号“教主”,以犀利言辞和激进抗争闻名。从电台主持人到立法会议员,他以“一报一刊,两支咪”点燃2003年七一游行火花。2008年,他向特首曾荫权掷香蕉,抗议“生果金”审查,迫使政府让步。2010年,他发起“五区总辞,变相公投”,虽未实现普选,却颠覆了传统议政模式。

2011年,黄毓民因路线分歧退出社民连,创立“人民力量”,后转向本土派。尽管与泛民渐行渐远,他在社民连的抗争遗产不可磨灭。如今旅居台湾,他通过网络延续发声,传承抗争精神。

梁国雄(长毛):街头的革命者

梁国雄,绰号“长毛”,是社民连的街头旗手。这位托派理想主义者自2004年起担任立法会议员,以长发与斗志深入人心。他参与保钓运动、反二十三条、雨伞运动,组织抬棺、焚烧《基本法》等抗争,2020年更因中联办外示威被刺伤仍坚持请愿。

《国安法》后,梁国雄因“35+”初选案被控“串谋颠覆”,判囚6年9个月。在狱中,他从“长毛”变“短毛”,却坚称“抗争不息”。他的求情信写道,无论作为市民还是议员,他始终为民主与公义而战。他的牺牲,是社民连精神的写照。

曾健成(曾阿牛):保钓与基层的斗士

曾健成,绰号“曾阿牛 “‘The Bull’”,因1996年保钓运动中的壮举成名。他驾驶“保钓号”赴钓鱼岛,冒死游泳上岛,宣示主权,点燃港人对民族尊严的热情。作为社民连核心成员,他活跃于反二十三条、争取普选等街头抗争,以抬棺、静坐为基层发声。在政治高压下,他坚持抗争,直至社民连解散。他的勇气与执着,诠释了“宁化飞灰”的信念。

陈伟业:议会的激进先锋

陈伟业,社民连创党成员,2008年当选新界西立法会议员。他以“拉布”、掷物抗议官商勾结,关注基层权益。2008年,他与黄毓民迫使政府取消“生果金”审查;2010年参与“五区总辞”,追逐普选理想。2011年,他随黄毓民退出社民连,加入“人民力量”,后淡出政坛。其在社民连的抗争,为民主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抗争的余烬

社民连的19年,是香港民主运动的缩影。从2019年区选的辉煌,到2025年全数民主派政党的消亡,香港政治生态剧变。黄毓民的掷香蕉、梁国雄的抬棺、曾健成的保钓、陈伟业的拉布,镌刻在港人记忆中。社民连的机关刊物《抗命》,记录了无数抗争瞬间,诉说“没有抗争,哪有改变”的信念。

虽政治寒冬已至,社民连的星火未灭。黄毓民在远方发声,梁国雄在狱中坚守,曾健成与陈伟业的抗争遗产,仍在港人心底激荡。社民连虽逝,“宁化飞灰,不做浮尘”的精神,将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等待民主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