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沁园春》(千载寻盟)赏析
白朴《沁园春》(千载寻盟)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七十六
王能全

我思我在摄影
《沁园春》(千载寻盟)【元】白朴
夜枕无梦,感子陵、太白事,明日赋此。
千载寻盟,李白扁舟,严陵钓车。
□故人偃蹇,足加帝腹,将军权幸,手脱公靴。
星斗名高,江湖迹在,烂熳云山几处遮。
山光里,有红鳞旋斫,白酒须赊。
龙蛇起陆曾嗟,且放我、狂歌醉饮些。
甚人生贫贱,刚求富贵,天教富贵,却骋骄奢。
乘兴而来,造门即返,何必亲逢安道也。
儿童笑道,先生醉矣,风帽欹斜。
白朴,元代著名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终身布衣,不肯作官。作者在词序中写着:深夜无眠,浮想联翩,有感于东汉严子陵以及唐代李太白两位鄙薄权贵、超脱世俗的事迹,心存仰慕,第二天写下这首述志之词。

上片首先表白自已决意走李白和严陵的人生道路。“千载寻盟,李白扁舟,严陵钓车。”“严陵”:即严子陵,名严光。追朔千年的历史长河,寻找志同道合的盟友,李白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之句;严光则隐居铜庐,垂钓于富春江畔。作者愿与这两位前人一样,闲逸旷达、无拘无束。历来隐士难以计数,词人何以偏爱严光、李白二人,接下来的四句道出缘由。“□故人偃蹇,足加帝腹,将军权幸,手脱公靴。”(此句第一个字现已缺失。)“偃蹇”:盛气凌人。严、李都曾有过皇帝的宠遇,但却不利用这样的机会,享受高官厚禄。前两句引用严光的故事:严光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同窗好友,世有盛名。故人刘秀登上皇位,君临天下,多次聘请他,均被谢绝。一次,刘秀召见,共叙友情,晚上两人睡在一起,严光全然不在乎皇帝的威严,将脚放在刘秀的腹上。后两句是李白的故事:李白酒醉,唐玄宗召他入官写诏书,李白让杨贵妃磨墨,唤权臣高力士为他脱靴。李、严两人蔑视权贵,狂傲不羁。

随后进一步书写严、李二人自由的生活。“星斗名高,江湖迹在,烂熳云山几处遮。”两人名高星斗,却喜爱远离尘嚣,浪迹江湖,在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寄托情志。“山光里,有红鳞旋斫,白酒须赊。”在湖光山色中,严子陵悠然垂钓,将钓得的红鳞鲤鱼切作细脍,烹制成美味,尽情享受;李太白诗曰:“问君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将进酒》)即便缺钱,赊酒也要痛饮,我行我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赞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下片的前半段描写与李、严二人相反的名利之徒,表示对他们的鄙夷。“龙蛇起陆曾嗟”,历史上有许多饱学的隐逸之士,如同龙蛇,蛰伏而起,然后进入仕途,以图施展抱负,失败告终,令人嗟叹。“且放我、狂歌醉饮些。”我绝不做“龙蛇起陆”这样沽名钓誉的隐士。让我纵情于江湖,狂歌醉饮,远离官场。“甚人生贫贱,刚求富贵,天教富贵,却骋骄奢。”作者对追名逐利之徒,发出诘问:为什么在贫贱时拼命追求富贵,当老天爷给他们权势富贵后、却又骄奢淫逸呢?词人对这种典型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层的思索,发人省醒。

“乘兴而来,造门即返,何必亲逢安道耶。” 这三句化用又一典故,表达随心所欲、不求功利的生活情态。“安道”:东晋画家戴逵的字。《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王徽之(子猷)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一日夜雪初晴,忽然思念住在剡溪的戴逵,即刻夜乘小船造访,天方亮到达戴逵家,未进门与其相会,便乘船返回。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词的最后,寥寥数语,风趣生动地绘出作者本人的自画像:“儿童笑,道先生醉矣,风帽欹斜。”天真烂漫的儿童嬉笑地朝他呼喊着:“先生,你已经大醉了,风把你的帽子都吹歪啦!” 词句间,洋溢着词人返璞归真的童趣,凸显出傲然于世、放纵自由的风貌。

这首词,叙事诙谐,抒情洒脱,议论精辟,将异代高士的典故与作者本人的个性浑然一体,毫无粘滞生涩,形象地呈现了词人心目中的人生理念。在艺术上,它展现了作者精湛的文采。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