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赏析

作者:红尘行者
发表时间:
+-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七十二

王能全


image.jpeg

我思我在摄影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南宋】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image.jpeg


 蒋捷,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活在宋末元初,为“宋末四大家”之一。为人重气节,词作多悲凉凄婉,文笔清淡而意远。这首词的词题“舟过吴江”,吴江,濒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在漂泊途中,作者乘船经过吴江县,写下这首词。


image.jpeg


上片着重书写舟行之景。首句“一片春愁待酒浇”,羁旅思归,无法排解的茫茫春愁,人困在狭小的客舱里,又无酒消愁,情绪何等低落。“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船只在江上随波摇晃,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帘广告随风飘动,招徕顾客,更惹起词人借酒消愁的欲望。

 船,驶过了秋娘渡,穿过了泰娘桥。这两个渡口和桥均以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作者在词中有意识地点用这两个地名,透露出触景生情,思念家中丽人的焦灼心情。归心似箭,偏偏遇到恼人的天气,“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又是风吹,又是雨打,不能尽快回家,更增添了几许春愁。


image.jpeg


下片以抒情为主。“何日归家洗客袍?”哪一天才能到家呢?回家后,娇妻会为他洗干净旅途穿的沾满尘迹的衣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妻子对他体贴入微,为他调弄镶有银字的古笙,点起熏炉里心字形的焚香。他将在家住一段时间,尽情地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作者选用“银字”和“心字”这两个修饰词,生动地刻画了心心相映的夫妻情感。词句中饱含着作者思归的迫切心情。

 “流光容易把人抛”,怀念甜美的家庭生活,愈加感受时光如梭,不由得地发出韶华易逝的喟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最后,词人独具慧眼,利用樱桃和芭蕉颜色的变化,形象地描绘时光飞逝。樱桃已经红熟了,芭蕉叶由青翠变成深绿,瞬息间春去夏来,人生何其短暂!


image.jpeg


词牌《一剪梅》的词作,多用上下片各三平韵,或各四平韵。而这首词,作者采用每一句均押平韵的格体,读之尤为动听悦耳、余音绕梁。同时,词人充分地运用了这种格体上下片四字句的排比,增强了整首词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这首词,上片寓情于景,下片情中有景。文笔自然,情景交融,意蕴深婉,历代文人多有赞誉。晚清词论家李佳评道:“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脍炙人口。 (《左庵词话》)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