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广西南宁

作者:弓长贝占郎
发表时间:
+-

2025-06-01 17:52·元气轮船

被人们称作“八桂大地”的广西,向来以景色秀丽闻名。其省会南宁,更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在唐代,它被叫做邕州,到了元朝才被正式命名为南宁。常言道,一座城市因历史的沉淀而变得厚重。如今,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回首往昔,去探寻民国时期的南宁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据史料记录,1907年南宁洋关开启,彼时南宁海关处于洋人掌控之下。1915年,英国人赫奇兰来华,在南宁海关履职。

在此期间,赫奇兰拍摄了众多和南宁相关的照片。这些照片真切展现了民国时期南宁当地的建筑以及风土人情。如今挑选出其中的21张,不少照片都是首次露面,颇具收藏价值。

南宁西江呈现出一派绮丽风光,宽阔的江面上雾气弥漫,极目远眺也看不到边际。码头周边,大大小小的船只汇聚在一起。在远处的江面上,有一座仿若悬浮着的建筑,那是南宁海关设立的一处检查站点。

西江源自云南曲靖,作为珠江流域里规模最大的水系,同时也是横贯广西的首要河流。它水量充裕,航运事业繁荣。那缓缓流动的江水,滋养着西江两岸无数南宁百姓的心灵。悠悠江水,仿佛在倾吐着西江悠久的历史。

1915年,广西南宁遭遇了一场两百年一遇的洪灾,大水将所有建筑都淹没了,整个地区变成了一片汪洋。放眼望去,只有一栋栋房屋的屋脊还露在水面之上,那景象着实令人心生后怕。

在那一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下旬期间,珠江流域遭遇了连日的暴雨天气,西江梧州的水位达到了27米。这场洪水持续了30多天,南宁、苍梧、柳州、田南、镇南等30多个县都受到了灾害影响。受灾民众达到40万,10万间房屋被冲毁,田地里的庄稼、牲畜以及各类财产都损失殆尽。

南宁外滩景色宜人,江边坐落着一座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众多小船与汽船。在滨江大路上,有几个挑着扁担的小贩路过。

外滩的堤岸由石块堆砌加固,还修筑了几十级台阶,便于人们往来码头。岸边的欧式建筑属于一家大型外贸公司。

照片里的这座欧式风格建筑,曾是彼时的南宁海关公署以及码头。它是一栋两层的白色楼房,隐匿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相当引人注目。海关的下方,则是一座码头。

广西拥有广袤的海岸线、国境线以及内河航道,是我国西南地区关键的出海途径。1907年,南宁海关洋关设立,被洋人掌控的洋关,实则是压榨和剥削中国的反动器具。

1915年,广西南宁西江的景致映入眼帘。这是一处坐落于江边的小镇,其建筑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江边设有一座码头,有几艘带着棚子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西面的河流流淌得较为平缓,水位的起伏程度较小,这对航运极为有利,为南宁带来了便捷的水上运输条件。南宁向来以商业贸易繁荣闻名,沿着左江逆流而上能够抵达龙州,沿着右江逆流而上可以到达百色等地。

南宁海关的工作人员们在海关大楼前拍下合影。照片里,海关专员赫奇兰端坐在正中央,其四周坐着海关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后方建筑上,“南宁海关”四个大字清晰显眼。

远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便在南宁设置了离水关、荔平关、谢沐关等。这类带有海关特性的“关”,乃是广西地区海关的最初源头。

在照片里,那座欧式风格的建筑,是彼时的南宁特派员公署,此地正是赫奇兰办公之处。它看起来极为奢华且气派。

1840年,设置沿海巡检司之类的机构,对对外贸易加以管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广西陆续将北海、龙州、梧州和南宁等地开辟为通商口岸,并设立洋关。

在照片里的这两位男士,是海关的后勤工作者。他们身着南宁海关的服饰,各自牵着一匹马。他们身后的那座建筑物是马厩。

往昔,当地主要以马匹作为交通和运输的工具。海关工作人员处理事务时也常常骑马出行。海关的马匹由专门人员负责饲养与调配。在照片的右下角,还能瞧见一只狗。

1915年,海关专员赫奇兰把几位当地官员请到自己家中,他们在一棵大树下依次坐好,摄影师为他们拍下了这张照片,每个人神情各不相同。

此处是赫奇兰居住的私人别墅区域,他邀约了几位贵客到家中相聚,其中有三名男性和一名女性。这几人坐在椅子上,赫奇兰坐在正中央,架着二郎腿,显得十分闲适自在。

在照片里,有一座外观类似别墅的建筑。实际上,它是当时南宁新建成的邮政局大楼,那时尚未正式启用。大楼旁边有个长满水草的小水塘,风景挺美的。

邮政局大楼采用了欧式建筑风格,门楣上方刻着“邮务支局”四个醒目大字,旁边还竖着一根旗杆。即便以当下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外观设计依旧不落伍,显得十分大气。

1918年,南宁旧海关在海关大楼周边的空地上公开将缴获的鸦片销毁。当日,广西省长、县知事等亲临现场监督,各机关和各商号都派了代表前来,督军也派遣卫兵维护现场秩序。

赫奇兰一声令下,海关查收的大量鸦片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乌有,围观群众不禁拍手叫好。彼时天空正飘着小雨,人们撑着雨伞,现场氛围热烈。

在照片里,那座建筑是彼时亚洲石油公司南宁办事处的所在之处。认真瞧瞧,于屋顶之上能够清楚看到“亚细亚”这三个大字。亚细亚其实就是亚洲的简称。

此时有一座两层的建筑物,其周边环绕着牢固的围墙。为防止盗窃,围墙顶部铺满了碎玻璃碴。高大的芭蕉树生长得极为茂盛。有个男人扛着扁担,从大楼一侧路过。

1915年,有个叫永乐伟的男子,留下了一张与新婚妻子的合影。他们举办的是一场西式风格的婚礼。新郎身着笔挺的燕尾礼服,新娘则穿着洁白的结婚婚纱。台阶上铺设着地摊,栏杆处装点着各类花卉。

新郎永乐伟于1924年、1927年以及1930年出任戴维斯杯中国队队长一职。1935年9月,永乐伟在纽约离世。

1919年,南宁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抗日活动。人们把一些质量不佳的日本商品堆积在广场上,然后点火焚烧,用这种方式号召大家抵制日货。活动现场有众多人参与,其中不乏学生和儿童。

1919年,在五四运动期间,针对“巴黎和会”上山东归属这一问题,中国掀起了极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行动,且成效显著。巴黎和会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由帝国主义战胜国操控的、旨在进行利益瓜分的会议。

在广西南宁的郊外,有一座奢华的高尔夫球场。彼时,部分外国人来到南宁,将高尔夫这项运动引入中国。他们于南宁建造了众多球场,还会聘请当地居民在此工作。

在照片里,有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高尔夫球场。球场旁搭建了一处遮阳棚,几名外国人正坐在棚下休憩,旁边还有几个中国孩子,他们是这儿的球童。

在中场休息的时段,一位外国人士拿出还剩下一半的葡萄酒,递给了几位球童,邀请他们一同尝尝味道。

有几个小孩拿到半瓶葡萄酒后,纷纷抢着对着瓶口大口饮用。这种新颖的饮品,瞬间刺激到了孩子们的味觉。有个小孩伸手示意,让身材高大的伙伴给他留点尝尝。

南宁西江呈现出的景色十分迷人。当你身处船上,向远方眺望,能够看到南宁海关公署和码头。码头周边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整体环境看起来相当宜人,岸边还有人在悠然地散步。江水十分宽广,水流的速度很快。

认真瞧,码头上那座南宁海关公署大楼,是双层的欧式风格建筑,周围设置了围栏。码头旁,停泊着几艘小船,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载人。

1915年某天清晨,赫奇兰坐在一顶轿子里,正急急忙忙赶去工作。这种轿子构造简易,乘坐的人直接坐在由绳子和木板拼凑而成的椅子上,这点和北方的轿子差异显著。

在照片里,四名身强力壮的轿夫正抬着轿子向前行进,他们配合得十分默契,走路的速度并不慢。旁边有两个挑着担子的当地人,头上戴着很大的斗笠,正前往早市。

这呈现的是南宁郊外的景致。一条小河之上,横卧着一座古旧的石拱桥。此桥看起来年代颇为久远,桥面铺设着青色石板,有几个挑着担子的人正从桥上经过。

河道之中,有人开辟土地种上了水稻,那秧苗呈现出一片翠绿。河中央,生长着几丛不知名的灌木,上面绽放着娇艳的花朵。整个场景洋溢着浓厚的乡村韵味。

1915年,广西南宁呈现出洪水泛滥的景象。曾经繁华喧闹的城区与村庄,此时皆被洪水所淹没。多数房屋仅露出了房顶。放眼望去,周遭尽是浑浊的洪水。这场延续了一个多月的洪水,让南宁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要说的是:回首1915年广西南宁的老照片,尽显岁月的痕迹。借助一位外国人的视角,能够真切地目睹一百多年前南宁的模样,着实令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