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庄子》九马蹄3马过说【二】

作者:东方圣人匡子
发表时间:
+-

新解《庄子》九马蹄3马过说【二】2020-03-29-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y_OuesEEY&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57&t=683s




相关文案: 主话题:马过说【二】 解析:《庄子》九、马蹄之——        (三)、马过说——(续) 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夫赫(hè:显著,盛大;姓)胥(小官吏;姓;齐,皆)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bǔ:喂不会取食之幼儿;咀嚼jǔ jué着之食物)而熙(xī:光明;和乐;兴盛),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同“悬”)跂(qí:多出之脚趾;形容虫子爬行;qǐ:抬起脚后跟站着)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即一直以来,那些纯粹朴质之兽畜之品如果不凶恶,那么是谁为了卫护长上主子之尊严而损害无辜者利益甚至使放弃生命?玉石其空白待填加之品质就像愚昧者之头脑如果不被占有者破开、打造和利用,哪里会遭受权贵所订立准则之规范而被玩弄于指掌之中?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所驯化和调教成忠孝悌贞节烈其好奴才之优良品质如果不是为了使下面人意志衰败,那么统治阶级怎么会得到被剥削和被压迫者其感恩回报之仁与殉教献身之义?如果不把人之品性及社会人文情况驱离,文贼文痞如何冒用国家礼乐?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之认知如果不是半数处于混乱状态,谁能用繁文缛节去规定贵族采邑封地?如果大众对于名声评价之认知不是半数处于混乱状态,那么谁能接受多半有关私法、私刑、私德之约束?以占有者身份心怀质朴兽性之凶恶去打造、加工为己所用之器皿,这是能工巧匠因需求而买卖而伤害之作恶或犯法之行为;破坏、篡改、冒充人道公德而为己所用于奴道私德其假仁假义,这是主子神品之罪过。        旷野之马,本着随遇而安原则草率怠惰觅食,当环境适宜时而势必连续伸长脖子观察食物之外表以判断其优劣然后掐尖浪费,当环境恶劣之气势很盛时便主观料想而自认倒霉然后观察势头之强弱继而辅助强者踢踏弱者。马作为畜品兽性之自我掌控能力也仅限于此了。依附强权而成为服劳役之马被强加于受制衡与控制,有关日常生活与工作之规律被作为周期性题目而斋戒和调剂,于是乎马被掌控于在顺从强者与欺压弱者之间寻找端倪、替上面大主子把守权威之门以控制及堵塞下面小奴才僭越等级之名分、对贫贱者凶猛践踏镇压而对富贵者却极尽柔美且细腻且长远之侍奉、接受神品欺诈却对畜品奸猾、被主子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和占据而成为其私产却在私下里把马嚼子及缰绳等桎梏作为幸运之荣耀或意外之收获。所以有关马之畜品兽性而在等级管理当中之状态乃上至大奴才之最高身份而下至二主子之极贵地位乃在大主子面前如作贼般心虚而在小奴才面前又如强盗般有恃无恐,这便是乐于充当排行老大者因作恶或犯法之行为且把罪过归到下面人身上而使其遭受痛苦之灾难。这种大奴才兼二主子炫富显贵当政而引以为时尚,公众把握不住对其定位乃到底是奴才还是主子,把握不住对上恭敬及供奉之排行,对喂养自己之小主子心怀感恩戴德而同时又对上面大主子歌功颂德,内心如打鼓般忐忑不安于在大小主子之间移动。大众之所以承受着等级制度层层剥削和压迫其原因便在于此了。由对主子之恭奉一直上溯到对最高之神品之信奉,弯曲折损国家礼乐之公义而出于主子个人主观意志之料想去改变公礼自上而下施以仁爱之形式,因等级分化差别大而奴才抬起脚后跟仰视高攀主子乃依照下对上其忠孝悌之仁与贞节烈之义而去使上面主子心情安适于私礼自上而下所包藏之私心,于是乎众奴才便开始践踏贫贱而托举富贵于常容易被人管和喜好管别人,互相争斗而趋向于个人私利,便不可能停下来。这也便是兽品冒充神品而超过人品使奴才迷信殉死之罪过。        如马之奴才乃讨好大主子与欺压小奴才之双重罪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