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首脑会谈之前的遐想
俄美首脑会谈之前的遐想
多伦多 李 郡
8月15日,俄罗斯与美国总统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主要议题是如何终止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会前,双方相关人员已多次沟通,美方也与欧盟及乌克兰交换过意见,为此次首脑会谈铺垫了充分的准备。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更多是对前期成果的确认与公布。
战争发展至今,已远超各国和俄乌双方最初的预期。若继续下去,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耗费人力、物资、时间与资金,这并非双方所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位双方都能接受、且具备能力与信誉的领导人来推动俄乌体面地结束战争。自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成功化解多起全球冲突,赢得各方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因此成为最有资格充当调解人的人选。
终结战争的具体方案无疑会极其棘手、复杂且精细,但其出发点十分明确:各方应正视现实、搁置争议、面向未来,顺应两国民众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尽快以合理、合情、体面的方式结束这场可怕的冲突。这不仅是俄乌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
战争结束后,留给世人的反思是:帝国时代已彻底落幕,现代民主社会形态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疆域的辽阔与人口的众多,而在于其价值观能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在于其政治体制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俄乌战争这场表面上实力悬殊的冲突,最终证明了帝国思维与理念已不合时宜。俄罗斯历经战火,其几百年塑造的大帝国形象荡然无存。
这一结果,对当今世界上依旧以“民族复兴”为名追逐帝国梦的国家,如伊朗,同样是一次警示。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现代社会体制的优势深入人心。现代社会是“由下而上”的结构,民意与民愿至关重要,国家发展应立足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促进社会文明。而“由上而下”的帝国体制则往往忽视民意、好大喜功、对外扩张,导致经济落后、民生艰难。俄乌战争的现实证明,帝国模式已经过时,帝国心态无法带来真正的民族复兴。
这场战争对中国同样具有深远影响。“大一统”一直被视为中国强盛与民族复兴的象征。某种意义上,这场战争也是俄罗斯追求“大一统”的一次尝试。但结果是巨大的人员、物资与财产损失,却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反而,国家遭受重大倒退。根本原因在于,“大一统”的帝国体制已无法适应当今世界,而现代社会理念已深入人心。尤其在台湾,自由与民主意识远超乌克兰,且现代体制已运行数十年,被誉为“亚洲民主灯塔”。贸然发动台海战争,其惨烈程度或将超过俄乌冲突。因此,俄乌战争应成为中国决策层审慎思考的重要案例。
归根结底,现代社会体制的优势,正借助信息革命在全球范围快速传播。欧美、日本与澳洲的民众生活,已成为许多传统帝国体制国家人民所向往的目标。国家领导人应具备前瞻眼光,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国家进步,而不是固守帝国思维、执迷于领土扩张,把“大一统”当作民族复兴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