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卡普里奥和中国女法官的温情司法
2025年8月20日,美国“世界上最仁慈的法官”——法兰克·卡普里奥(Frank Caprio)去世,享年88岁。十多年前,我也常在中国电视上看他的庭审节目,当时还以为是“摆拍”。直到这两天才知道,那是他在法庭上的真实判决。他以宽容与同情而闻名,经常减免罚款,以人性关怀化解冰冷条文,成为司法界的传奇人物。
就这样,我的记忆又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江苏常州。那时,我家也遇到过一位“仁慈的法官”。她在关键时刻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反五反”运动后,一些私营企业倒闭,父亲也因此失业。母亲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却命运多舛:十五岁丧母,十八岁丧父,没能受过多少教育。为了养活我们四个孩子,她不得不开始去学习缝纫,以针线维持全家的生计。
那时的贫困难以想象。我的鞋子破烂不堪,不仅脚趾露在外面,连鞋底也磨穿,走路时脚掌直接踩在地面上。有一次到同学家里,竟被他的祖父误以为是乞丐,要把我赶走。
在这样的困境下,家庭又迎来更大的打击。开始时没有多少活计,为了维持生活,我家不得不把住房抵押出去,借下100元钱。那在当年是天文数字。眼看还款期到了,却实在无力偿还。债主将我们告上了法院。
如果依照合同判决,我们全家必然失去住房,被迫流落街头。母亲也不可能在街头摆缝纫摊,全家要沦落为乞丐。
就在这危急时刻,主审的那位女法官并没有机械地执行条文。她明白,如果按合同立刻抵债,我们将无家可归。
于是,她判决:推迟归还债务。
就是这短短一句判决,让我们一家逃过了灭顶之灾。兄妹四人得以继续上学,家也保住了。
父母极其坚强,再苦再难也不同我们说,更从未在我们面前掉过泪。还是母亲事后无意中说起此事,我才知道,是那位素不相识的女法官拯救了我们全家。
卡普里奥的判决,多是关于交通罚单的小额案件,但他的同情心温暖了世界。常州女法官的判决,虽然默默无闻,却让一个家庭免于流离失所。她的名字与容貌我都不知道,但她的仁慈与勇气,尽管七十多年过去,我仍铭记在心。
卡普里奥法官常说:“我们可以行使公正,同时心怀同情。”
这句话让我想到,真正的司法之美,不在于冰冷条文,而在于能否体恤普通人的困境。
我相信,这样的温情判决,才是人们记忆中最值得感激与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