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欣赏 之 林家铺子

作者:席琳
发表时间:
+-

2025-2-14


在中国南方和海外,陈林半天下,林姓是一个大姓,更加上福建的林则徐林徽因更是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日本,林姓也曾飞黄腾达,人才辈出,延绵一百多年的历史,要说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能够媲美赖氏家族的汉学家,大概也是林氏莫属了。


undefined


日本林氏家族创始人林罗山

(1583-1657)


日本大儒藤原惺窝(1561-1619)


林罗山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学者,他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明清历史交错的时期。很多大明遗民例如朱舜水(1600-1682),流落日本,给日本汉学,带来新的知识。在《日本书画落款印谱》卷之五中,收集了林罗山的五枚印章如下:


IMG_2987.jpeg

IMG_2988.jpeg


  • 林罗山(1583年—1657年)是江户初期的儒家,是幕府儒官林家的始祖。名信胜,法号道春,又称罗浮子。京都人,曾入建仁寺为僧。早就有志于研究朱子学。是日本近代大儒藤原惺窝(1561-1619)的学生。1605年(庆长10年)侍奉德川家康,禄米三百表,至家纲时,历任四代将军的侍讲。起草外交文书和诸法度,对整顿幕政有贡献。1630年(宽永7年)在上野忍冈建家塾,此即后来的昌平黉(汤岛圣堂)。标点并出版了大量中国书籍,如《大学抄》《大学解》《论语解》,在讲述经书方面也做出巨大成绩。他试用朱子学的观点叙述日本史,著《神道传授》《本朝神社考》,企图调和日本的固有信仰和朱子学说。主要著作有《本朝通鉴》《罗山文集》。林罗山一方面反对朱熹的理气论,一方面又利用朱熹的排佛反释思想来打击佛教势力。朱谦之称其在日本文艺复兴期中,罗山不但把儒学从明经家手中、从僧侣手中解放出来,而且他自己在学术整理方面,均有许多新成绩。


林罗山的三儿子林鹅峰(1618~1680)和四儿子林读耕斋(1624-1661),都是名冠一时的大学者和藏书家,到了他的孙子鹅峰长子林梅洞(1643-1666)和次子林凤冈(1645-1732),更是出名,以至于世代相传,历时一百多年,学问与家风不败。


IMG_2986.jpeg

IMG_2985.jpeg


  • 林凤冈(1645年1月11日—1732年7月22日)名又四郎、春常、信笃,字直民,号凤冈、整宇,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学者。林鹅峰次子,生于江户。因兄春信(梅洞)早逝而成为林家继承人。1680年继任大学头之职,并任大藏卿法印、弘文院学士。他受到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信任。纲吉令他为殿中诸士讲解儒学。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继位后,又受到信任,参与幕府文书行政,并负责接待朝鲜通信使。他为江户幕府文治政治推进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编纂《武德大成记》,制定服忌令。其门人有林榴冈、井上兰台、秋山玉山、冈岛冠山、黑泽雉冈、松平乘蕰等人,多出仕幕府或诸藩,为江户时代儒学发展做出贡献。


IMG_2984.jpeg

IMG_2983.jpeg


  • 林道榮(1640-1708),名應采,字款雲,號墨痴老人,通稱道榮。為林時亮(1598-1683)之長子,出生於長崎。道榮自幼聰慧,十二、三歲讀書惟務,一目五行,諳誦上口。嘗慕林羅山之為人,自號蘿山,鄉隣之人皆呼以林蘿山。林家在長崎以醫行於里閭。寬文三年(清康熙二年,1663),鄉舉為清館大通事,時歲二十四。尤精象胥,博覽於雜記、演史、小說話本,通曉明、清之典詁、官制、俚語,日本之人所未曾有也。道榮以醫為業,兼修洛、閩學説,精通性理之學。


按理说,林道荣不是林罗山的子嗣,但是林道荣小时候就崇拜林罗山,曾自号罗山,所以在这里也收为林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