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诊所随想

作者:空因
发表时间:
+-

青柳诊所随想

 

明天就是春分了,天气还是有些冷。诊所花园里的薄荷在一点点往上窜。竹子从冬到春都绿油油充满了生命力。有一个病人需要点降火药,我叫他去园里摘了点薄荷,金银花和竹叶泡水喝。金银花还没有开花,所以其实用的是忍冬藤。他喝了一个星期之后,居然告诉我这是他喝过的最好的饮料。

最近我把娄绍昆老师的书拜读完了,包括他的《一方一针解伤寒》。也读了一些经方大师们的书。思考了许多,感想还是有一些的。我始终还是认为:经方对实证、危症、急症治疗比较有效,但真正到了临床上碰到复杂的病情病机时,我们不能只拘泥于经方。病机单纯的时候,方证对应起来相对容易,但病机复杂、矛盾和不确定的时候,是很难一一对应的。

学中医这么多年来,我也几乎可以算是读书破万卷了,但我发现最后在我手上翻来翻去不忍丢下的就只有两边:一本是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全集》,另外一本是明朝龚廷贤的《寿世保元》。

这是两本我从头到尾看完了还愿意一看再看的书。有时候盯着书中的一些方子或者一个病案或者一段按语我会久久入神。我感到它们对我的启发几乎是在潜意识层次的。

大师兄偶然崇拜某些名医,他告诉我他们的书本或者讲座有多么出色。

我说:“唔,真的很好,可是,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我们应该追随的老师”。

“为什么?”他诧异地问。

我说:“很简单,你看看他们的脸就知道了。尤其你要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果那里一点灵性的火花都没有,你觉得他是一个明师吗?”

大师兄不说话了。

一个病人走进来,我们是不是能够帮到他,或者能够帮到他多少,其实在还没有用任何针或者药或者治疗手法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感知到了。

如何感知的?

他的眼睛,他的能量场。

我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能够跟多少患者结缘,能够真正帮到多少人。但我希望无论我们变老到什么程度,无论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多少痕迹,就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眉毛下面闪烁的依然是一双炯灼有神、热爱生命、领悟生命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