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都是胃酸过多惹的祸吗?(一)

作者:曾华
发表时间:
+-

真的都是胃酸过多惹的祸吗?(一)

曾华 写于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百祸从口出,百病从口入。胃肠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我想大家应该会认同吧。

维持生命的三大基本要素:空气,水和食物,后两者都是通过我们的胃肠系统完成的。

表浅的看,胃肠系统是一个兼具管道,储存,消化,吸收,排泄的多功能器官。深入了解的话,胃肠糸统还是一个防卫和排毒的重要器官,而且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人体80%免疫功能依赖于胃肠系统。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被称之为胃肠道是因为它作为一个类似管道样子的器官,凡是沒有吸收入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东西都属于在体外,尽管在你的肚子里。这有一个好处,就是随时可能被踢出去,作为防卫器官我们大家可能都会有些概念,如果吃了什么有毒物质或坏了的食物,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有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若是在胃里就吐出去,以避免进一步消化吸收到血液循环去,若是已经到肠子里就拉肚子(腹泄),而被拉出来。别小看这些平常不打眼的恶心呕吐拉肚子,着实在保护你。你一定是吃了不该吃的,喝了不该喝的(这里应该排除早孕反应或化疗放疗等特殊情况),机体出于自卫反击而产生的生理功能。这是最简单直白的方法。

成人的胃肠道有九米长,只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完整的消化系统除了胃肠道以外,还包括舌,唾液腺,胰腺,胆囊,当然不要忘了还有我们人体的大管家肝脏。

人们常说,喜欢与简单的人打交道,最怕阴心子的人了。阴心子人整死人。怕就怕不打招呼阴着来。胃肠功能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毒素或坏的东西就给你小量的,慢慢的,长期的,不经意的混搭在饮食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你的胃肠环境,功能和防范能力而患上各种心身疾病。

在讲消化功能之前,我们必须先大致了解一下消化道分段和不同部位的pH值,以及每一分段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什么。否则你就像在坐飞机一样云里雾里,咋个读也读不懂。

pH值是标定液体的酸碱度的数字。以7为中心即中性,数字向上走为碱性,数字越大越碱,到顶为14。数字向下走为酸性,数字越小越酸,0.1为最酸。人的血液pH正常应是7.35 至7.45 之间。人体各器官各部位因功能和解剖结构不同而维持着不同的pH值水平,主要靠机体自身的酸碱平衡机制来自我调节,以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所需要的酸碱平衡。其中以与㚈界直接相通的呼吸系统和胃肠消化系统为主打。其中呼吸系统是通过调控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含量来完成。胃肠道则通过调节胃肠黏膜及消化系统的腺体如胆和胰分泌的酸或碱来作平衡。人体内部如血液和体液等的酸碱平衡调节则常常会动用骨细胞的钙鏻镁等矿物质元素。其实上述任何一种pH值调节代谢功能, 都是维护我们健康的重要保障。

酶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是人体各种细胞组织新成代谢和维持各种生命体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pH和温度又是决定酶的各种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

口腔的pH值在6.5-7.5,唾液分泌的淀粉酶和少许脂酶已经开啟了杀菌,分解淀粉和油脂的工程。牙齿和嚼肌对瓦解碎食功不可灭。

所以,当食物进入口腔,消化功能其实从口腔唾液的一些酶就开始了。食道约25厘米长,只是一个通道而已,因此食道下端的pH值在6.8-7 左右,与口腔差不多。

胃则是主要的消化蛋白质的场所,胃上端突出的部位叫胃窦pH值4.5-6.5,由于体位及重力的原因(一般人都是坐着吃饭),加上胃肠蠕动功能,食物多朝胃下端堆积,而胃的下端叫幽门,pH值为1.5-4,此处的低pH值也即是强酸性作用下,杀灭了绝大多数随着食物进入到胃里的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使蛋白质解链;激活胃蛋白酶(Pepsin)使其充分发挥把蛋白质消化分解为短链及游离氨基酸以便吸收的作用。

胃下端的酸性环境是整个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最重要环节。这个酸性环境是靠胃酸来完成的。胃酸又叫胃液是在胃中形成的消化液,正常成人每天约分泌1.5升胃酸。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HCI),由胃腺体中的壁细胞产生,其分泌过程复杂而耗能。进食是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原因,但两餐间也有持续少量分泌,以确保胃下端pH在1.5-4之间,酸度由质子泵H+/K+ ATP 酶维持。壁细胞在此过程中将碳酸氢盐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循环的pH 值短暂的升高,此效应被称为碱性潮。也就是说机体在胃内产生胃酸的同时,在血液循环中产生碱性效应以此达到平衡与和谐。

胃酸分泌出来的时候最低是pH值0.8,但在胃腔里被食物及其他东西稀释至pH1.5-4,神奇的是胃壁粘膜中除了壁细胞外,很多种细胞都产生碳酸氢盐,一种碱性液体来随时缓冲胃酸,以确保胃液不会太酸至pH1.5以下,而且这些细胞还会产生一些粘性液体以物理屏障的方式防止胃酸损害胃粘膜。


人类胃肠系统的进化过程非常精细而严谨。为了分解食物中最难消化的蛋白质,胃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功能真是非常奇妙。首先上接食道下端以接纳经口腔牙齿咀嚼后的食物,此处有一个环状结构的特殊肌肉,在医学上叫括约肌,像一个现代居住小区的门卫一样,虽然有人把守,但基本上是人都能进门,但它却是单行道,原则上是只进不出,除非是紧急情况下,如吃错了东西非要呕吐时,才让食物逆行倒流。这个括约肌叫喷门括约肌,平常是紧闭的。食道下端的粘膜是由粉红色的三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与胃粘膜的深红色单层柱状细胞形成鲜明对比)有点儿像皮肤,坚韧,耐磨,而且具有相对快速的代谢周转期,以达到抵抗粗糙食物的研磨作用。没有任何消化吸收功能,只是起到一个过道的作用。记住,此处的pH值在6..8-7左右。

胃的下端紧接小肠的上端叫十二指肠。小肠弯弯曲曲,总长度约为6-7米,是我们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尤其是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在小肠消化吸收,在胃里没有完全消化的蛋白质也会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小肠以功能,长短和结构不同而细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25至38公分长),中段为空肠,后段叫回肠。

而人体消化脂肪的酶主要由肝脏合成通过胆汁排入十二脂肠,胰腺则分泌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短链氨基酸的酶,小肠尢其是十二指肠壁细胞也分泌多种酶来确保食物的大分子物质被消化分解成能够被小肠充分而有效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偏偏这种必须在小肠,尤其以十二指肠为主场对阵的消化环境非要在碱性pH值7-8.5进行。突然从胃幽门部的极酸性pH1.5-4立马跃升至十二指肠的碱性pH值7-8.5。 你说这不是強人所难嘛。怪不得这一转地段那么容易出问题,真是高风险地区,若是不搞清楚,怎能谈预防呢?

幸好,老天有眼,在胃的最下端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安扎了一个比上端食道喷门括约肌还要严实的幽门括约肌,这可不是一般的门卫工作所干得了的。至少要有国安局的警卫能力,要不大量的酸性食物糜一窝风的掉进十二指肠,那不是把整个小肠都要烧灼成风窝洞了,食物和微生物全漏到腹腔,人也得送到急症室去了。

亏得人体进化得严密。不仅幽门括约肌牢守幽门,酸性食糜节奏性的小量少量的放进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最上端成弯曲的C字形,以防横冲直撞,并且有胆管和胰腺导管直通十二指肠肠腔,全方位的碱性分泌液包含着各种强力消化酶,把此地的pH调得高高的,夹道欢迎,热烈欢迎,一旦酸性食糜跨过幽门括约肌这道紧锁的门缝缝,立马消失在碱性的海洋。既保护了十二指肠的粘膜组织不被胃酸烧灼损伤(绒毛状粘膜细胞,分泌粘液和碳酸氢钠以中和胃酸)又确实为碱性淀粉和脂肪分解酶提供了最佳环境。为接下来的空肠回肠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作必要的准备。

前面提到了食物在強大的胃酸(pH值1.5 至4)作用下被杀菌,包括大多数不耐酸的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以预防感染。同时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一个个氨基酸以便吸收。反过来说,如果任何原因引起胃酸不够酸,那么细菌真菌没有消灭彻底,再加上蛋白质也没有被分解透彻,这样麻烦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