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7. “国家”的语义有多纠结

作者:luis
发表时间: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7. “国家”的语义有多纠结

 

从象形文字的分崩离析入手,解释了“政治”源于“正义”,这根水到渠成的语义链条后,现在顺藤摸瓜,进一步考察它结出的,“国家”这个巨大的硕果——巨大到了霍布斯率先渲染,后来更被玄秘化了的,“怪兽利维坦”的地步。怕怕。

 

本来么,作为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总合概念,“国家”其实是指:“由生活在限定国土边界之内,处于某个政权管治下的全体国民,所构成的政治实体”,里面包含着“国土”“政权”“国民”三大要素,因而整体上看,核心语义还算简明清晰。不过哈,无论日常言谈,还是理论话语,它在中文语境里的具体运用,却往往偏重其中的某个要素,于是乎变得难以捉摸起来,并经常在这种,薛定谔牌的不确定中,产生严重扭曲的忽悠效应,需要先行澄清一番。

 

问题在于,汉语的“国家”二字,与西周初年形成,至今依然受到,儒生们大力追捧的,“家国天下”说法之间,有着不管怎么强调,都不算太过分的,卿卿我我关联:如同《礼制主义》所讲,周公姬旦当年来了个顶层设计,搞出了“分封制”,这种儒味特色,极度鲜明的政体形式,于是乎生成了下面这种,符合礼制的术语等级序列:“天下”指周天子管控下的,土地和臣民,如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指诸侯管控下的,土地和臣民,如所谓的“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家(邑)”指大夫管控下的,土地和臣民(不是看病的“大夫”哟,亲),如所谓的“三家分晋”。

 

正因此,《墨子》文本里,虽然也曾将“国家”,当成一个词用,如所谓的“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等,但同时又在刚才的,分崩离析意思上,把两个字拆开了用:“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这样子观,当时说的“国—家”,与今天说的“国—家”,好像就不是一回事咧;所以哈,要是将先秦说的“列国关系”,想当然地等同于,现在说的“国际关系”,肯定闹笑话。温馨警示一点:部分地由于这原因,眼下怎么评价,屈原他老人家,甘愿为楚国投江的“爱国”精神,才成了一道头疼的难题,不是?

 

然而哦,这样子讲,也不意味着,当时说的“国—家”,与今天说的“国—家”,完全不相干啦。毋宁讲,二者的相通处,精辟体现在,孟轲从“王本位(官本位)”视角,给出的一个不那么有名的命题中:“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里面毫无遗漏地囊括了,“国家”概念的三大要素。哇塞。

 

为啥说这个命题,是从王本位视角,给出的吔?理由蛮简单:如同“王土王臣”的引文,清晰表明的那样子,只有对于天子、诸侯和卿大夫,这些统治者而言,这三个东西,才是名副其实的“宝”,构成了他们管控家国天下,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说白了,今天还经常听到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口头禅,照旧潜含着,这种王本位的眼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统治者由于管控下的,“土地、人民”之大之多,就会在“政事”圈子里,拥有的权力或硬实力之强,嗯哼。

 

进一步瞅,孟三另一个灰常有名,并被几乎所有大腕,热烈捧成民主萌芽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差不多视角给出的,所以他才紧接着宣布:“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自觉阐发了,民何以贵的终极原因:他们是天子诸侯大夫,高高在上的基本前提;否则的话,要是身处金字塔底部的民众,全部跑光了,位于顶端的他们,不就沦落成,货真价实的“予一人”了嘛,还能和谁比轻重呢。寒心。

 

其实哈,贤人那个不有名的命题,正隐含着这层,木有明讲、只能暗悟的意思:一旦失去了排在前面,同样贵重的两个宝:“土地、人民”,对诸侯来说,“政事”还会是个宝么?答案拿衣服哟:此时此刻,恐怕君王本尊,都成了一活宝咧,哪里还有那份,“想要”和“能够”的闲心思,把玩和盘浆,“政事”这玩意儿呢?

 

宋儒朱熹朱大牌,对此领悟得十分到位,所以精辟指出:“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揭示了三大要素之间,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君之所以轻,不是因为他自己不尊贵,而主要是因为,他的尊,建立在民与社稷的存亡基础上;否则的话,失去了不仅“宝”,而且“贵”的民与社稷,你一个亡国之君,怎么可能尊得起来呀,不是

 

不错哦,自古以来,人们还会在“家族”“家庭”的语义上,理解“国家”里的“家”字。可是呢,这个意思的“国—家”,好像同样能从分封制中,找到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因为这种政体的典型特征,正是所谓的“家—国”一体:天子将自己的亲滴滴家属,分封到各国当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亲滴滴家属,分封到各家当大夫,于是乎有了,前面分析的“国—家”……

 

也因此,照《礼记·礼运》所讲,“大道既隐”后,才会形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局面;两千年后,咱儒家的顶级大师熊十力,才会这样子指责,精神老祖宗发明的西周分封制:“天子以天下,为其一家私有,诸侯以国,为其一家私有,大夫以邑,为其一家私有”,影响到次级大师徐复观,也用类似的口吻,将这样子的现象,斥为“家天下”,嗯哼。

 

说穿了,正是从“家国一体”演化而来,又接着绵延了两千年的“家国同构”,将掌握政权的“官府”,与普通民众的“家庭”,剪不断理还乱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了眼下还在,罗曼蒂克地引人入迷的,“家国情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缠绵口号,包括但不限于:“保家卫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等,由此产生的复杂效应,无疑是一言难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既然如此,还是把这话头,留给不知道,啥时才能写出来的,《礼制主义》去对付呗。耐心。

 

有趣的是,英文的几个词,虽然也有前面讲的总合语义,可同时又分别偏重于指,“国家”包含的某个要素,并且还能从汉语里,找到互为译读的对应语词,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概念在中文语境里,呈现出来的纠结内涵。

 

首先吧,“country”偏重“土地”要素,原初指一国所在的,由边界或疆域划出的,限定地理区域,因而对应的中文语词,就是“国土”“国域”。

 

其次吧,“nationnationals)”偏重“人民”要素,“民族国家(nation-state,由本民族政府管治的国家)”的情况下,主要指生活在限定国土上,某个单一民族的全体成员;其他情况下,主要指生活在限定国土上,所有民族的全体成员(此时与“people”的含义接近),因而对应的中文语词,就是“国人”“国民”“国族”。

 

再次吧,“state(首字母常大写)”偏重“政事”要素,原初主要指对国土和国民,行使管治权力的人员机构,亦即所谓的“government”,因而对应的中文语词,就是“政府”“官府”。

 

最后吧,“homeland”“motherland”“fatherland”等词,原初指人们的“出生之国”(在与“移居之国”的比照中,尤其如此),“故土之情”的内涵相当浓郁,因而对应的中文语词,就是“祖国”。德文的“Vaterland”,则由于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氛围下,粘附着十分强烈的“忠诚”意蕴,还潜含着“nationalism”中,偏重“国家主义”的特定语义。

 

不用讲,这几个英文词之间,也有语义互渗的现象,像“country”加个“the”,就能指全体“国民”;“nationality”兼有,“国籍”与“民族”的内涵;涉及国与国的关系时,“state”可以代表,“government”管治下的“country”;一般情况下,则用原初指“国土”,同时又有“国民”内涵的“country”,指称包含三大要素的,总合政治实体。分—明。

 

相比之下呢,由于有着前面分析的,博大精深的活水源头,中文不仅通常用,原初指“政事”的“国家”,指称包含三大要素的,总合政治实体,而且也时不时地用它,表述这个实体中的另外两大要素,以致有点像孟轲,站在王本位立场上,谈论“诸侯之宝”那样子,高屋建瓴地谈论,你们要关心的“国家大事”。

 

换个方式曰吔:尽管汉语也有,“国土(国域)”和“国民(国人)”等字词,可除了用“祖国”,特指“出生之国”外,人们几乎在任何语境里,都是大而化之地运用“国家”,指称总合的政治实体自身,及其三大要素,结果逼着读者听者,不得不花点小心思,才有可能——仅仅是可能,辨析它表述的,究竟是这个实体中的哪个要素。某种意思上可以说,原初指“政权管治”要素的“国家”,在语义上的这种含混不清,乃至过度承载,构成了它在中文语境里,最有特色的地方,不是?

 

篇幅所限,只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里,几个中英对译的例子,作为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国家”译成country”);“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国家”和“民族”都译成“national”);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前一个“国家”译成state”,后一个“国家”译成“country”);“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国家”译成nation”);“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译成“State”);……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三个“国家”都译成“State”)。

 

浅人极其肤浅,学力更是有限,英语尤其不行,因而没法一一解释,这些语句里的“国家”,及其对应英文词的准确意思。不过吧,从简单的罗列中,好像不难确认一点:同一个中文词“国家”,在不同语境里,被译成了几个不同的英文词,貌似是想借此分辨,它在汉语中同时承载的,几种不同的语义内涵,嗯哼。

 

考虑到俺老汉,特别偏爱同一律,尤其讨厌混淆偷换,各系列将尽可能——也仅仅是尽可能,采取下面的措施,降低这种过度承载的负面效应:一方面用“国度”一词,指称包含三大要素的,那个总合政治实体,另一方面在涉及“土地、人民、政事”的不同语境里,分别选用“国土(国域)”“国民(国人、国族)”“国家(政府、官府)”等术语,方便各位了解,浅人意指的是,“国度”中的哪个要素。

 

无需说,这样子咬文嚼字,麻烦肯定少不了,遣词造句的时候,更会觉得别扭,妥妥的吃力不讨好。然而哈,要想消解“国家”二字,由于多重性纠结内涵,形成的严重误导效应,大概也很难找到,更好的可行办法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