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8)

作者:彭运生
发表时间:
+-


孔子名言解(18)


3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第三)

(白话文:《关雎》这首诗快乐而没有放纵,悲哀而没有感伤。)

孔子说出“《关雎》乐而不淫”,如果说孔子这是建立了某种模式,则要想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模式,孔子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因此而能够感知到“乐”。

要想建立这样的一种模式,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看见事物的瑕疵,希望看到“《关雎》”中的“淫”,只不过孔子最终发现:这里没有“淫”,总之,“《关雎》”是“乐而不淫”。

一旦建立起了这样的一种模式,孔子就能够产生运用此模式的冲动,最终看出了“《关雎》”的另一个特点——“哀而不伤”。

“建立模式”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第三)

(白话文:孔子谈起《韶》,说“美极了,也善到极点了。”谈起《武》,说“美极了,没有善到极点。”)

孔子说出“《韶》”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如果说孔子这是对“《韶山》”做出了某种全面的分析,则要想做出这样的一种全面的发现,孔子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像“《韶》”这样的事物,是由“美”和“善”两个方面组成。

要想做出这样的一种全面的分析,孔子还必须有相关的各种知识,知道一个事物“美”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尽美”,知道一个事物“善”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尽善”。

一旦全面分析了“《韶》”,孔子就能够产生分析其同类的冲动,最终全面分析了作为“《韶》”的同类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对事物做出全面分析”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第四)

(白话文: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在困苦中,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中。仁者安于展现仁爱,聪明的人通过展现仁爱而获利。)

这个人是“不仁者”——一旦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孔子就能够产生去查明相关事物的各种缺点的冲动,最终看出:这个“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这个“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

这个人是“仁者”——一旦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孔子就能够产生去查明相关事物的优点的冲动,最终查明:这个“仁者”能够做到“安仁”。

“知者利仁”——要想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孔子必须有相关的各种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一个人才算是“知者”,知道一个人从“仁”得到了什么才算是“利仁”了。

“做出判断”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