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爱吃的鲈鱼,为何突然“失宠”了
作者:xiaoshaihao+-
发表时间:
鲈鱼的价格一直是其消费的“门槛”。早年间,野生鲈鱼因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亲民,但随着过度捕捞,野生鲈鱼几近绝迹,市场上的鲈鱼逐渐被养殖品种取代。然而,养殖成本高企导致鲈鱼价格居高不下:饲料、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环节的投入,使得鲈鱼售价长期维持在每斤25-30元,节假日甚至突破40元。相比之下,草鱼、鲫鱼等普通鱼类价格仅为鲈鱼的1/3至1/4,对普通家庭而言,鲈鱼从“日常选择”变成了“偶尔尝鲜”。51爆料网
经济压力下的消费降级:近年来,部分行业不景气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外出就餐频率降低。鲈鱼作为餐饮业曾经的“招牌菜”,因成本高昂被许多餐厅替换为性价比更高的鱼类,进一步减少了其市场曝光度。
鲈鱼的品质问题成为消费者望而却步的关键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养殖不规范:为缩短养殖周期,部分养殖户使用高密度投喂和激素饲料,导致鲈鱼生长过快、肉质松散,甚至出现“大肚鱼”现象——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口感油腻。此外,抗生素滥用和水质污染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口感退化:传统野生鲈鱼肉质紧实、鲜味浓郁,而现代养殖鲈鱼因饲料脂肪含量高,肉质变得松散,甚至带有煤油味或土腥味,清蒸后鲜味大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鲜”的追求。
替代品冲击:随着物流和保鲜技术进步,巴沙鱼、龙利鱼等无刺鱼类进入市场,它们价格低廉、烹饪方式多样,更适合快节奏生活;而三文鱼、鳕鱼等高端海鱼则以营养价值高、口感细腻的优势,分流了部分鲈鱼消费者。网黄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