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关税 川普要实现这两个重要目标
上周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最新年度报告显示,川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为政府带来1,18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使2025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缩减410亿美元,为自2022年以来年度赤字的首次下降。
报告指出,赤字缩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关税政策的实施。2025财年关税收入达1,950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18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新泽西州斯托克顿大学(Stockton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麦可·巴斯勒(Michael Busler)接受采访时表示,川普总统通过关税政策试图实现两个重要目标。首先是减少庞大的贸易逆差;其次是强化美国在关键产业的自给能力。
川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两大目标
巴斯勒教授详细分析了川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两大目标。在减少庞大的贸易逆差方面,巴斯勒表示,川普总统上任时,美国每年面临高达8,8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代表“美国的进口额远高于出口额,财富正不断流出国门”。
他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美国对进口商品仅征收约2.5%的关税,而许多国家对美国商品则征收30%至100%的高关税。高关税使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高昂,缺乏竞争力,美国对外国商品的低关税又让外国商品轻易涌入美国市场。”
为了改变这一结构性失衡,川普政府对英国、欧盟等国实施约15%的普遍关税。巴斯勒表示,“这项政策虽会带来短期的供应链中断,但从长远看,将大幅减少甚至消除贸易逆差。”
在强化美国在关键产业的自给能力方面,巴斯勒指出,“川普政府特别针对钢铁、铝、铜与医疗用品等关键物资征收高额关税,目的在于促使这些产品回到美国生产,减少对外依赖,以确保国家安全。”
小企业的压力与不确定性
今年初,川普政府推出新一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通膨与经济放缓的担忧。批评者认为,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损害消费者利益,最终拖累经济增长。
根据全美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本月公布的报告,小企业虽仍维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但乐观指数出现三个月以来的首次下滑。企业主最忧虑的问题包括通膨上升、供应链中断、销售放缓与劳动力短缺。
巴斯勒教授分析指出,“现行的关税政策确实造成供应链紧张,这削弱了部分企业的信心。”但他认为,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这是必经的阵痛。
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巴斯勒表示,“从长期来看,这些调整将有助于美国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但短期内确实会带来痛苦,特别是对依赖进口的企业而言。”
他举例说,“例如一次性医疗用品等专业产品,是川普政府希望推动美国本土生产的类别。对这类企业而言,我建议优先寻找美国制造商合作。”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挑战。美国制造商数量有限,价格相对较高。”他建议,“企业也可考虑从关税较低的国家寻找替代供应来源。”
巴斯勒表示,“短期内,许多企业将面临压力;但那些具创造力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将更有机会在变局中存活并成长。”
预测通膨或将回落至2%
展望未来,巴斯勒认为当前的挑战将在一年内逐步缓解。“我认为关税对经济的冲击是暂时且有限的。”
他同时指出,“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美国增加原油供应,能源与汽油价格有望下降。能源成本约占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7%,随着油价回落,整体通膨率应会下降。预计到明年同期,通膨率可能降至2%。”
虽然部分商品已出现价格上涨迹象,但有报道指出,整体影响属渐进式。联邦储备局近期也表示,预期物价上涨属暂时现象,未来或将进一步降息以稳定经济。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9月底,美财政年度结束,美国2025财政年度总收入达5.2兆美元,较2024年的4.918兆美元成长6%,创历史新高;总支出则为7兆美元,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