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罗主义”兴起?川普对拉美施加空前压力
美国总统川普正以数十年来未见的强势,重塑华府在拉丁美洲的角色,毫无保留地动用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力量,并将该地区视为美国的“专属势力范围”。 分析家将此称为“唐罗主义”(Donroe Doctrine),即19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的当代版本。
华尔街日报27日报道,自冷战高峰期以来,没有任何美国总统对中南美洲施加过如此大的压力。 从墨西哥边境到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Patagonia),川普以高额关税、空袭与激烈言辞惩罚对手,并以安全援助和经济协议奖励他视为朋友的国家。
那些奉承川普并与其世界观一致的盟友,从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到萨尔瓦多总统布格磊(Nayib Bukele),正在获得协议与热情拥抱。 相反地,挑战川普的领袖,尤其是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Nicolás Maduro),以及哥伦比亚总统裴卓(Gustavo Petro),则成为他的眼中钉。
拜登团队则与任何民主治理的领袖合作,不论意识形态,并促成一场马杜罗惨败的委内瑞拉选举。
然而,川普上任第一天便彻底翻转多年政策,采取更具对抗性的路线,迫使各国领袖迅速回应。 中南美洲对川普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企图阻止移民与毒品流入美国,同时对抗中国过去20年来在拉美深化的经济与外交影响力。
川普在就职典礼上声称,中国掌控巴拿马运河,美国将接管这条水道。 数日后,他威胁若哥伦比亚总统裴卓不允许美国遣返移民的航班降落,将对哥伦比亚征收25%关税。 裴卓随即让步。
川普同时对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开炮,指控墨西哥与贩毒集团勾结,并向墨国总统薛恩鲍姆(Claudia Sheinbaum)施压,要求由美军主导墨国打击贩毒集团,否则美方将片面行动。 但薛恩鲍姆拒绝美军直接介入扫毒。
分析家指出,川普的政策愈来愈取决于个别领袖的个性、意识形态,以及双边关系的交易性质。 部分领袖明白,透过奉承与积极游说,可能换来丰厚回报。
美国总统川普批评哥伦比亚总统裴卓(右)扫毒成绩“不及格”。 (法新社文件照)
华府智库“美洲国家对话组织”(Inter-American Dialogue)资深学者希福特(Michael Shifter)指出,从未见过哪位美国总统在拉美如此肆无忌惮、如此具侵略性,川普的思维模式是:拉美就是美国的后院,他拥有保护家园和推动『美国优先』政策的战略特权。
这样的作法存在风险,恐使渴望在贸易与投资上与美国更密切合作的拉美国家反感。 拉美国家对美国干预与军事行动的历史,早已戒慎恐惧,而美国的对手,尤其是中国,正试图利用这一点。 美国国家安全会议(NSC)前拉丁美洲计划主任盖登(Benjamin Gedan)认为,这不是一个想要成为区域首选国际伙伴的强权所应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