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城市财经 2025-09-12 14:29+-

要说的这个超大城市,正是东莞。

01 东莞房价,跌破1.5万

首先解释一下东莞为何是超大城市。

按照住建部对城市级别的划分,城区人口超500万低于1000万的是特大城市,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

住建部之前公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杭州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1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苏州达到500.08万,迈过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这里很多人就有疑问,东莞是一个直筒子城市,除了莞城、南城、东城、万江四个街道外,下辖的全是镇,为何城区人口能超1000万。

东莞的行政区划非常特殊,不设区县。环顾全国,这样的城市仅5个,除了东莞,还有中山、儋州、三沙、嘉峪关。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东莞不设市辖区,所有镇街均由市直接管辖。这种结构使得统计城区常住人口时,所有镇街均被纳入城区范围,而非仅传统意义上的 “市中心”。

这就是为何东莞没有区县,城区人口却能超千万、成为超大城市的逻辑。也正因此,东莞的这个超大城市头衔,饱受争议。

回到正题,谈谈东莞的房价。

近日,东莞市住建局公布了《2025年6月东莞市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销售情况》,其中二手房均价跌破了1.5万元/平方米,单价跌至14457元。

本号对东莞的房价有过长期追踪,其二手房均价见顶于2023年4月份,为24334元/平方米,之后一路下跌。

6月份的均价相比于高点,已经跌去40.6%,跌超三分之一。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东莞市住建局

02 东莞房价调整的逻辑

仔细梳理了一下东莞市住建局发布的最近三年的数据,发现:

第一,东莞的二手房均价见顶于2023年4月份,当时东莞的二手房均价高达24334元/平方米。

去年已跌破2万,今年6月份正式跌破1.5万。

第二,当时东莞房价最高片区的松山湖高新区价格逼近4.5万元,7万单价以上的楼盘,不在少数。此外,长安、虎门这些热门板块的房价,也是动辄4万多。

到目前,松山湖高新区相较于高点跌了四分之一,虎门、长安跌超三分之一。

第三,东莞房价高点时期,城区四街道+两镇均价都在2万以上,南城更是接近3.5万元,如今仅南城仍在两万之上。

第四,高点时期,东莞1个高新区均价在4万之上,两个街道与镇均价在3万之上,13个街道与镇均价在2万以上,18个镇均价在2万以下。

如今,4万以上的片区,没有。3万以上仅剩下松山湖高新区。2万以上仅剩下南城。其余均在两万以下。

今年初7个镇的均价,跌破了万元。包括石龙镇、中堂镇、洪梅镇、樟木头镇、谢岗镇、常平镇、企石镇。

到年中,谢岗镇、企石镇、中堂镇均价再次涨至万元以上。房价低于万元的镇4个。

第五,从跌幅角度来看,厚街镇跌幅第一第一,高达56%。莞城街道跌幅也超50%,万江街道、南城街道、高埗镇、黄江镇、石碣镇、石龙镇、黄江镇、道滘镇、塘厦镇跌幅均超40%。

跌幅超30%的镇街数量22个。

作为经济强城、工业强城、产业强城、人口强城,东莞的房价为何跌幅如斯?

要知道,论经济,东莞是目前27个万亿GDP城市之一。

论工业,东莞是全国十大工业强城之一。

其工业增加值、工业营收均位居全国前十。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无锡2023年数据

论产业,东莞拥有5个千亿产业,其中一个万亿产业。目前,拥有单个万亿产业(非产业集群)的城市,全国只有三个,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东莞市统计局

论人口,东莞2020年人口突破了千万,是目前18个千万人口城市之一。同时,东莞于去年城区人口突破千万,与杭州一起,跻身10个超大城市。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论区位,东莞的优势更让很多城市艳羡不已。

东莞身处广深两大一线城市之间,这一点在全国独一份。而且是广深港黄金轴绕不开的一座城市。

这样一座要经济有经济,要产业有产业,要人口有人口,要区位有区位的城市,为何房价陷入了疯狂调整当中?

逻辑很简单,上一轮疯狂炒作之下,这座城市的均价严重透支了这座城市的购买力和潜力。

正因为东莞经济强大、工业雄厚、产业不俗、区位优越,所以在上一轮牛市中,各路热钱纷纷涌入东莞,尤其是深圳人,深圳的中介,相当一批都是在给东莞卖楼。

炒作之下,东莞房价一路狂飙,2020年更是领涨全国。

高点时期,其主城街道的东城、南城的项目,动辄4万/平米,靠近深圳和珠江的长安镇,4万+的楼盘也遍地都是。4万均价并不是东莞房价的天花板,东莞房价的天花板在坐拥华为的松山湖,松山湖的价格一度冲破了7万元。

吹起来的泡沫,跟随宏观大势,在2022年开始消融。

到如今,包括东莞在内的所有热点城市,房价都进入了调整周期。房价调整的根本逻辑,其实就是一句话:很多城市的房价,德不配位。

本号早就说过,对于房价远超城市平均购买力,超前透支城市经济、产业实力的城市来说,房价回调是必然选项。

君不见,深圳的房价过去三年相继跌破8万、7万,去年三季度跌破6万,之后收复,如今又面临着跌破6万的关口。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宁波5月份二手房成交价已经跌破2.3万元,为2.24万元/平方米。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贝壳找房

杭州的房价今年也再次跌破3万元,贝壳找房追踪的6月份成交价是2.71万元/平方米。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南京的二手房价格,2023年跌破了3万元。2024年均价跌破了2.4万元,至23661元/平方米,跌幅20%。

贝壳找房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南京下辖的各区,房价全线下跌,都进入了深度调整周期。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贝壳找房

其中核心区的建邺、鼓楼与外围区的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均价相较于2022年5月份,跌幅都超过了三分之一,六合跌幅位居全市第一。

核心区玄武、秦淮跌幅都超过30%。六合、溧水均跌破了万元。

而曾经被誉为调控标兵的长沙,房价跌破了万元。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03 以东莞为代表的产业强城,房价会如何走

东莞房价的调整逻辑已从泡沫破裂期进入价值重构期。

尽管东莞二手房均价已跌破1.5万元 /㎡,但这并不是底,市场仍存在三重压力:

库存高企:2024年上半年新房供需比约0.83:1,表面上供需平衡,但二手房待售量从7.3万套增至7.5万套,实际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尤其长安、虎门等临深片区,投资客占比高,抛压集中,部分房源单价已跌破1.2万元。

购买力断层:东莞非户籍人口占比69.9%,但30%以上为制造业蓝领,月收入中位数不足6000元,难以支撑万元以上房价。

产业转型阵痛:尽管东莞提出 “人工智能 +” 行动并设立50亿元子基金群,但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尚小(2025年目标分别为600亿、800亿元),短期内难以替代传统制造业对房价的支撑作用。松山湖高新区虽集聚华为等龙头企业,但其房价从7万元跌至4 万元后,仍需3-5年产业红利释放才能企稳。

东莞房价的深度调整并非孤例,而是全国产业型城市的缩影。以苏州、宁波、佛山、无锡为代表的制造业强市,皆如此。

破1.5万!这个超大城市,房价失守了

东莞及同类城市的房价调整,本质上是工业文明与房地产金融化冲突的集中爆发。当制造业利润率普遍低于5%,而房价涨幅长期超过10%时,这种失衡必然以剧烈调整收场。

未来,唯有通过产业升级—人才集聚—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才能打破 “制造业强则房价稳” 的悖论。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产业强城置业需牢记:

远离纯投资属性的概念片区,远离泡沫,或许是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