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最新密令曝光
1、习近平最新密令曝光
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甚微之际,中方正采取一种新立场:保持对话,但基本不让步。
这一立场从李成钢最近对华盛顿的访问中可见一斑。李成钢是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所领导的贸易谈判团队中的关键成员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成钢此行并非应美国政府的邀请,他并未同直接参与对华高级别谈判的美国政府官员会面,例如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而是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副级官员会面,在会谈中主要是在重申了中方的长期立场。
此行意味着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发出了一项新指令:在几乎不让步的情况下寻求与川普政府接触,中方正试图以这种方式在大国竞争加剧之际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果是一种微妙的缓和——但这种局面不太可能很快促成一项贸易协议。
就在过去几周,习近平为来自俄罗斯、印度、朝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铺开了红地毯,宣扬中国是一个新多边世界秩序的领导者,这与美国总统川普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形成对比。
上述知情人士称,在8月底于华盛顿举行的会谈中,李成钢重申了中方的要求,即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并放宽对美国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但反过来,他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回报。
一位了解李成钢访问情况的知情人士说:“会谈没什么成效。”
在李成钢此行之前不久,北京驻美国大使发表了批评华盛顿的言论。8月22日,北京驻美大使谢锋在美国一个大豆产业活动上发表讲话时说,美国的保护主义“使中美农业合作阴云笼罩”。
上个月,美中双方将暂停加征更高关税的期限延长至11月初。这一休战是在双方同意取消针锋相对的关税、并放宽对关键商品的出口限制后达成的;这些关键商品包括对许多工业产品至关重要的中国稀土磁铁,以及美国的某些技术产品。
现在,双方在美国要求中共打击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流动问题上陷入僵局。据上述知情人士称,在美国政府取消为惩罚中共在芬太尼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20%关税之前,中方不会采取行动。
此外,川普要求北京大幅增加美国大豆采购量的呼声迄今没有得到回应。美国官员称,在过去18个月里,北京一直在蓄意削减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具体做法包括吊销肉类加工设施的许可证、从其他国家采购谷物以及在美国丰收季到来前建立库存。眼下距离收获季仅剩数周,美国农民担心北京就算会采购他们的大豆,采购量也微乎其微。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在一份声明中说:“本届政府继续利用美国经济的力量,即世界上最好、最大的消费市场,向我们的贸易伙伴施压,为美国产业和工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共商务部表示,李成钢呼吁双方继续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接近中共官员的人士称,李成钢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了解美方的全部要求。
中方主动接触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崩溃和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中方谈判代表的目标是防止川普政府提高对华关税和收紧对华出口管制,这些措施若实施,可能加剧中共的经济压力。
此前报道,习近平希望避免达成一项像2020年初中方与第一届川普政府所签协议那样的单边协议。2020年的协议要求中国大幅增加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采购,而对美国给予中国的回报则几乎没有做出规定。
尽管川普政府也缓和了与中方的紧张关系,但同时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达成引发中方担忧的贸易协议。具体而言,中方对旨在打击转运的条款感到不安;转运是指中国公司利用越南等国来规避美国关税的做法。而这种有针对性的压力又为中方谈判代表与美方进行接触提供了另一个动因。
贝森特在上月接受Fox News采访时表示,他对与北京关系的现状“非常满意”。他说:“我认为目前的现状运行地相当不错。”他指的是目前对中国的关税水平。
贝森特的言论暗示双方关系将持续缓和,这可能为川普与习近平举行峰会创造机会。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已表示,两国领导人可能会举行一次会晤,但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双方都认为他们还有一些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在谈及一项潜在的贸易协议时说。“双方都认为,今年举行峰会既有必要,也有很大可能性。”
2、她不得复职 最高法院支持川普决定
美国总统川普9月8日在最高法院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一是最高法院允许在诉讼期间,川普撤职的民主党籍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委员斯劳特不得复职;二是最高法院暂时推翻下级法院的禁令,允许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继续在洛杉矶针对有非法移民嫌疑的民众做盘查。
FTC肩负消费者保护与反垄断任务,委员组成采跨党派设计,在五名委员中不得有超过三人来自同一政党;川普今年3月解雇斯劳特与另一名民主党籍委员贝多亚,被视为对监管机构独立性的一大挑战。
川普所做的开除命令是直接挑战1935年最高法院“亨弗里执行人诉美国案”的先例,该案曾确认总统不得无故解职FTC委员的限制;斯特劳和贝多亚皆对川普开除的命令提出挑战,但贝多亚后来放弃诉讼。
尽管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日前做出裁定,指美国总统不得无故撤换FTC委员,并让斯劳特恢复职务,然而最高法院8日裁定斯劳特在诉讼期间不得复职。
根据NBC报道,这项裁定虽然不代表最高法院最后会给予总统“无理由”开除独立监管机构成员的权力,但透露最高法院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据报道,斯劳特对此发出声明表示,虽然最高法院决定不让她复职,但她会对这件诉讼坚持到底。
另外,地区法院于7月裁定ICE在洛杉矶的逮捕行动不具有合理的怀疑,而是依照种族、口音和特定工作,在洗车场、公车站、停车场等地流动式地抓人,法院认定ICE的利用刻板印象来行动并不合宪。
不过,在川普政府日前提出紧急上诉、要求推翻地区法院的决定之下,最高法院8日以6比3的票数暂时解除下级法院的禁令,允许ICE继续在洛杉矶进行相关盘查行动,被视为是川普政府近期的一大胜利。
3、厦门大学要进敏感词了
习近平和普京在北京阅兵上谈及“器官移植”、“活到150岁”等话题,让全世界震惊。虽然央视已经删除视频,相关讨论也被封杀。近日,某高铁的厕所出现疑似来自厦门大学学生的留言。留言呼吁:“14亿器官觉醒吧!”“厦大也要被放进禁忌词了。”
9月7日,网友“文雍”在海外X平台上发文说,“高铁上的厕所革命,民智已开,民意涛涛,民口难防,包子露馅儿了!”帖文附上的图片显示,有人在高铁厕所门上写道:“有朋友30出头走了,习总却奔150岁去。14亿器官觉醒吧!不要吓我,我厦(吓)大的。”
“这么勇,敢在高铁上写!” 、“民心觉醒!”、“厕所要装摄像头了”、“厕所革命开启新纪元”、“以后上厕所也要刷脸了。”“看来中共得给所有厕所派武警把门了。”“守厕员要出现了。”“估计马上要实名上厕所了。”
“共匪接下来多半会把火车上的厕所也关掉,要么安排个厕警检查每人如厕。”
“凭什么只有上面的才能当人,下面的只能当提供器官的畜牲?”
这几年,高铁运送供体器官的消息屡屡见诸媒体报道。例如:《69秒!高铁上演‘心脏速递’助力生命接力》、 《5个供体器官急需转运,医务人员乘高铁完成“生命接力”!》、《跨越300公里!医生为护送活体心脏争分夺秒》等等。
网民在注意到这些新闻后,纷纷在评论区发表质疑与讽刺。不少网友将器官移植与“老红旗汽车换新配件”类比,暗讽某些身分特殊的群体优先享受高端医疗资源。
“哪个老红旗又换了新配件?”“这就是老红旗的含金量。”类似评论频频出现,矛头直指部分“老干部”群体,暗示器官移植或被特权阶层垄断。网友们不满的不仅是资源分配的不透明,更是长期以来对器官来源、分配机制缺乏公开监督的深层焦虑。
在众多评论中,“捐的是普通人,换的是权贵身”“为何每次运送器官都如此保密而高效?”等声音不断发酵,质疑声逐步上升为对整个器官移植体系公正性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