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示警美国 曝中国阅兵背后最大目的

自由时报 2025-09-03 14:51+-

中国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并藉此召开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吸引多国元首与政府首脑齐聚中国。《经济学人》指出,这场外交与军事大秀,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而言意义远超纪念活动本身,实则展现中国试图重塑国际秩序、挑战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重大企图。《经济学人》也指出,美国在川普主政下对全球秩序造成的伤害,为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外交机会。

《经济学人》昨日发表专栏指出,习近平透过这场空前绝后的“独裁者大聚会”,意图展示中国作为全球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力量。与会者不乏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佩泽斯基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长期与西方对立的领袖,更特别的是土耳其、埃及与越南等过去与西方关係密切的国家领袖也纷纷出席峰会,印度总理莫迪的现身则被视为印度外交立场转向中国的重要讯号。

报道指出,在美国持续对各国发动贸易战、动辄祭出制裁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稳定性”产生相对好感。中国如今已成为本次多数与会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超过百国的第一贸易对象。同时,面对美国滥用制裁权限、滥施美元霸权,中俄等国正积极推动去美元化,连欧盟也在探索“全球欧元”的可能性。这些趋势使得更多国家愿意寻求美国以外的选项,降低对华盛顿的依赖。


《经济学人》示警美国!曝中国阅兵背后最大目的

不过,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则显得较为薄弱。除少数威权政权外,大多数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并未出席天安门阅兵观礼。印度更明确拒绝出席,并对中国在中印边界冲突后的军事扩张表示反对。然而,报导指出,中国、俄罗斯与朝鲜之间的军事合作正在加深,包括太空与卫星领域。作为北京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外交支持的交换,莫斯科可能向中方提供潜艇推进与导弹防御等高端技术。

《经济学人》认为,习近平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强调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原则,实则意图打造一个由中国与其他大国主导、弱国附庸的世界秩序。儘管这样的主张披著“全球治理”的外衣,但在亚洲地区,仍有许多国家对中国主导的区域秩序心存疑虑。

报导最后指出,儘管这些与会国在意识形态、利益上并不一致,上海合作组织也远非像北约般的军事同盟,但能将彼此立场分歧的国家聚集一堂,本身就是超级强权的象徵。习近平此次阅兵与峰会的规模与阵容,固然尚未代表中国已建立新世界秩序,却已足以说明:美国在川普主政下对全球秩序造成的伤害,为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外交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