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接班,浮出水面
颜纯钩评论文章:原标题《党媒暗示非空穴来风,胡春华接班浮出水面》
习近平西藏之行后,代表团成员到西藏地方视察都像例行公事,唯独胡春华去了考察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雅江项目规模空前大,又引起印度担忧,因此相当敏感。这是习近平亲自过问拍板的重要项目,习近平不去,胡春华代行,显示他与其他代表团成员不同。
胡春华是政协副主席,政协在中共体制内是谘询机构,没有决策权,也没有行政管辖权,胡春华也不是水电方面的专家,他也不过问西藏政务,那么他去考察雅江水电站所为何来?
胡春华曾长期在西藏工作,他与西藏有相当渊源,但在中共体制内,一个干部一旦离开工作辖地,一般都会尽量回避,撇清关系以避嫌,胡春华却去即将动工的世纪大工程雅江水电站考察,显得相当瞩目。他绝非自己作主,一定是由中央安排才去的。
胡春华是传统的团派,做过团中央主席,他在西藏工作时,有一段时间是胡锦涛在西藏任党委书记的时候,胡锦涛便是由西藏位置上直升中央。胡春华被视为团派,当然应有此议,但团派至今已不成队形,胡锦涛在二十大会议上被架离主席台,宣告团派最终的解体,因此,团派对于胡春华来说,不但不是政治资产,甚至是政治负资产。
但胡春华确实是与孙政才被胡温体制认定为继习近平之后的最高权力接班人,这是依邓小平隔代指定的原则确认的。本来,如果一切正常发展,习近平李克强卸任后,就是交班给孙政才与胡春华,可惜孙政才来不及接班就被习近平拿下。
胡春华在党内位高至政治局委员,但在二十大上,他竟主动提出不再续任政治局委员,此事在中共党内属于破天荒的举措。习近平当即接受,留下胡春华空缺,政治局变成二十四人的体制,并且对胡春华给予“高风亮节”的评价。
胡春华辞政治局委员是真心或假意没有人知道,但这一步以退为进的策略,应该是有高人指点。若党内高层仍期望他接班,那么从政治局退出来,离开最高决策层,避免涉及一些官场斗争,少一点政敌,对以后再升会减少很多阻力。
胡春华后来去了政协,政协是谘询机构,喝茶谈天,空口议政,没有什么权力,但胡春华去了政协后,却比其他官员有更多曝光机会,时常出访,会见外宾,保持相当的曝光率,同为政协副主席的梁振英就只算摆设。
这对胡春华是一种理想的安排,让他保持一定的知名度,虽然不实际掌权,但又长期在权力中心周围游走,好像在其内,又好像在其外,好像没有很多权力,又好像有一点权力。
西藏之行后胡春华又有雅江之行,雅江之行后又去了吉林长春出席“中国——东北亚博翳山会”,而在这前后,党媒三度以“春华秋实”的新颖提法,把“春华”二字植入公众视野。
据海外媒体报道,8月19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文中首次提及“沐浴阳光,春华秋实”;8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社论,开篇第一句“春华秋实一甲子”;8月21日新华社通讯直接以大标题示人:“六十载春华秋实,向未来豪情满怀”。
在中共的政治语境中,“春华秋实”是极罕见的成语,如果只是偶然使用,那不具什么象征意义,但党媒在两三天内,三次重复使用,到最后直接放进社论标题,简直担心公众疏忽,要耳提面命,再三提醒。
中共的宣传机器从来都是有的放矢,“春华秋实”四字,在胡春华连番曝光之下,显然是有意安排,预先放风,让胡春华热身,以便往后再提高他的曝光度,直至官宣他接班,有一个渐进的过渡。
至此,胡春华作为“储君”的身份不必怀疑了,现在只欠另一个接班人。胡春华将再进入政治局,再升政治局常委。原则上应该等二十一大,但那又担搁太久,幸好眼前政治局有一空缺,本身就是胡春华留下的,如果在四中全会补上,那也不能算违规。
如果胡春华的仕途有机会再上,那就显示习近平不可能在最高位置上做到死。有胡春华等著,习近平做满本届交班,那就比较合理。换人不一定最好,但鉴于习近平表现太不济,换新人总有新期望。
至于胡春华的政治倾向,他掩饰得很好。年轻时主动到西藏工作,到艰苦的地方接受考验,符合中共对接班人的要求。他后来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处理乌坎事件软硬兼施,调中央后规行矩步,都是韬光养晦的姿态。此人深藏不露,不争如争,争如不争,中共会不会因为他而有改变,只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