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芯片管制 重挫Deepseek
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 近期在大型 AI 模型开发过程中遭遇重大挫折。 该公司原本计划以华为升腾(Ascend)芯片支撑其R2模型训练,试图摆脱对美国Nvidia芯片的依赖,却最终因性能与生态等多重因素宣告失败。 这起事件迅速引发国际媒体与社群讨论,并成为观察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实际效果的一个关键案例。
根据 Financial Times(2025年8月14日)的报道,DeepSeek 在尝试将大模型运行于华为升腾平台时,遇到了一系列无法克服的瓶颈,包括运算性能不足、稳定性欠佳,以及在软硬件整合层面的反复问题。 即便华为官方不断强调升腾在国产替代上的重要角色,实际作却显示,其在GPT-4等级模型的高效训练中仍有相当差距。 Gadget Review 也指出,DeepSeek 原本计划藉此彰显“国产自主”的实力,但最终仍不得不“回归 Nvidia”平台,重新依赖美国供应链。
这一失败并非孤立案例,而是反映出中国AI芯片发展的结构性困境。 升腾在推理与训练效率上远不及Nvidia,尤其在工具链与开发者社群的支持度上差距更为明显。 许多从事企业级AI的工程师也坦言,如果要进行大规模训练,Nvidia仍然是唯一可行的选项。 这些讨论揭示了中国芯片产业在技术突破之外,还必须面对整个生态系尚未成熟的现实。
在战略层面,DeepSeek的“换芯”失败,中国若持续依赖 Nvidia,势必受制于美国政策变化,随时可能遭遇断供风险; 若完全转向本土芯片,则须承担性能不足、研发周期长、开发工具匮乏的风险。 短期内,中国似乎仍难以在大模型竞赛的算力需求上摆脱美国的主导地位。
这起事件也具有明显的国际意涵。 对美国与其盟友而言,DeepSeek的失败正好证明了管制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AI算力供应链中的领先地位。 欧盟、日本与韩国等国,也因此更倾向加强与美国的半导体合作,以确保先进GPU技术不会流向中国,并避免自身产业链受波及。 这一点从近期美日韩三边合作框架中的“AI 技术安全条款”即可窥见端倪。
台湾作为全球GPU与AI芯片制造的关键枢纽,在这波格局中角色更为突出。 Nvidia 的高端芯片多仰赖台积电代工,这让台湾在供应链安全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相对之下,中国对台积电先进制程无法取得直接掌控,只能转而推进本土替代方案,但从DeepSeek的案例来看,这条路仍遥遥无期。
DeepSeek 原本计划彰显国产自主实力,最终仍不得不回归 Nvidia平台,重新依赖美国供应链。 (美联社)
对全球 AI 产业而言,这代表竞争的门槛被重新界定。 能否取得 Nvidia 等美国供应商的支持,将成为能否参与下一波大模型竞赛的决定性因素。 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竞争,更是国际科技秩序的再分配:美国及其盟友坐拥核心算力,而中国则在自主研发与国际孤立间挣扎。
总体而言,DeepSeek 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企业尝试“国产替代”的失败记录,更是美中科技博弈的缩影。 这场竞赛清楚地揭示,美国芯片管制的确已经发挥效果,并有效延缓了中国在尖端AI领域的进展。 对中国而言,唯有在自主芯片设计、软硬件协同优化与完整生态建设上持续突破,才有可能逐步改变这种结构性依赖。 否则,DeepSeek的经验或许将不断在其他中国 AI 企业身上重演。
※作者杨聪荣为ESG碳减量联盟理事长,中台湾教授协会理事长,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