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休战” 港府速订23条附属法例

联合早报 2025-05-18 10:55+-

香港特区政府近日火速为《基本法》23条立法订立附属法例,据知是因为北京设下了五月中旬实施的期限,考量之一是中美贸易战趋缓,华盛顿不会在这段期间对香港采取报复性措施。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俗称《基本法》23条)2024年3月实施。时隔一年两个月,港府上星期一(5月12日)提出订立附属法例,隔天便在宪报刊登并生效,之后才由立法会审议。立法会15日召开特别会议,仅花五个多小时就完成审议。

附属法例的其中一项内容,是将分布香港的六个中央政府驻港国安公署(简称驻港国安公署)的占用地列为禁地。驻港国安公署是中国中央政府2020年为维护国家安全而在香港设立的机构。  

此外,针对《香港国安法》第55条关于驻港国安公署可在特别情形下介入国安案件的规定,附属法例进一步明确了执行细节,包括公务员须及时向驻港国安公署提供一切所需和合理的协助。附属法例也列明了妨碍驻港国安公署执行职务的相关罚款。

据《南华早报》报道,港府早前就订立附属法例推敲了几个月,并获得北京的支持。熟悉立法议程的知情者透露,北京最终为港府设定了五月中旬实施法例的期限,部分原因是预判到中美贸易战将出现缓和的窗口。

港府12日提出订立附属法例的同一天,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贸易磋商取得突破,两国同意相互削减向彼此征收的高额关税,为期90天。

报道引述知情者说:“当时是香港加快立法程序的最佳时机。全球焦点都集中在中美贸易战停火,华盛顿在这段期间也不太可能向香港采取新的报复性措施。”

知情者透露,港府也曾考虑在5月初推进立法,但经评估后决定在没有节假日间断的情况下,用五天完成审议程序。

特区政府发言人13日发布的文告提到,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震荡升温的背景下,香港面对的国家安全风险可能“突如其来且无法预计”,政府必须履行宪制责任,持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陈伟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港府订立附属法例与近月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肯定有关系。

他指出,当局将驻港国安公署占用地划为禁区,相信是为了防范潜在的间谍活动,“就如美国一些关键政府机关如中央情报局肯定是禁地,不得让任何人随意进入。”

香港记者协会前主席、资深评论员谭志强博士受访时则指出,附属法例为《基本法》第23条作出更严谨的补充,但目的未必在于堵住某个具体漏洞,更关键的可能是赋予驻港国安公署更多特权。

资深评论员谭志强博士认为,港府出台23条附属法例的时机,未必直接出于对美国的顾虑;当下牵动港美关系更关键的要素,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案件如何判决。 (路透社)

资深评论员谭志强博士认为,港府出台23条附属法例的时机,未必直接出于对美国的顾虑;当下牵动港美关系更关键的要素,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案件如何判决。 (路透社)

他指出,附属法例的出台时机也未必直接出于对美国的顾虑;当下牵动港美关系更关键的要素,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案件如何判决。

美国总统川普7日在中美日内瓦谈判前夕,称会将黎智英案件列入经贸谈判,引起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批评。

去年3月生效的《基本法》23条是2020年实施的《香港国安法》之上再添加的法律,两者合力成为香港维护国安的“双法”。

据《南华早报》报道,《基本法》23条立法去年亦以“加速模式”推进。有消息指,这是经深思熟虑的策略,目的是在外国势力有所反应之前完成立法,减低制裁或抹黑行动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