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大交易”,美中紧张局势有望降温?

RFA 2025-02-20 15:34+-

美国总统川普近日表示,预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问美国,并暗示两国可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然而美中关系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在美国对华外交政策逐步调整的背景下,国务卿卢比奥缺席G20外长会议和美国国务院网站对中国的表述变化都让外界对美国对华策略产生疑问。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周三(2月19日)表示,他预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问美国,但未透露具体的行程时间表。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称,美中“有可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川普与习近平之间的对话或互动被视为关键因素,可能有助于放宽或推迟加征贸易关税。

美中外长难会晤 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出现转变?

与此同时,美联社报道指出,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缺席了周四(2月20日)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此外,卢比奥本月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他也不会参加今年11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G20峰会。南非将于年底将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移交给美国,预计两国或将在G20框架下开展合作。

在国际事务的另一面,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周二(2月18日)主持了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后对媒体表示,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将继续支持多边主义并推动全球治理。路透社曾透露,中国寄希望于王毅在纽约期间能够与卢比奥会晤,但未能成功。

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翁履中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卢比奥缺席多次国际论坛的会议,很有可能是更聚焦与俄罗斯的对话,而非回避中国。

他说:“其实北京也非常清楚,跟美国进行沟通谈判跟过去拜登时期不太一样。过去拜登时期可以跟国务卿布林肯谈出实质性的内容并落实,现在北京清楚美中关系还是要看‘老大’说了算,卢比奥所扮演的角色跟布林肯差别很大。”

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指出,美国国务院网站近日更新了国家概况页面,重新审视了对中国的政策立场。该网站在中国部分表示“美国致力于遏制中国的侵略行为,打击中国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制止中国的恶意网络活动,减少中国在全球的芬太尼前体贩运,以及推动对中国在国内外侵犯人权行为的追责。”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四(2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做出回应,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他强调,“我们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兑现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停止误导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停止对华抹黑施压,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之前,国务院网站还删除了涉及“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并重申美方“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同时期待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两岸分歧,避免胁迫,推动双方以可接受的方式达成解决方案。

分析人士:川普与习近平会面将释放关系缓解信号

这些最新的事态发展引发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清晰度和方向的广泛关注。前智利驻中国大使、波士顿大学Frederick S. Pardee全球研究学院研究教授豪尔赫·海涅(Jorge Heine)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指出,尽管外界曾预期川普政府会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甚至加剧双边紧张关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川普在这一个月内做了很多事情,但我认为他没有做的一件事就是进一步激化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他说:“确实有一些表现,比如征收10%关税,美国国务院网站对中国和台湾的表述有所调整等等。但总体而言,川普对习近平发表了积极的评论,我认为这是一种令人鼓舞的信号。因此,人们谈到了川普可能推动某种‘大交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可能会与习近平主席会面,并就缓解过去七八年来美中关系中的紧张局势达成一致。”

海涅认为,如果这次会晤能够成功,将对美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这一过程需要充分准备,并非短期内可以轻易安排。

川普“大交易”,美中紧张局势有望降温?

资料图

美国拟从俄乌冲突中抽身 是否集中力量针对中国?

在军事方面,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日前在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会议上呼吁,美国和欧洲应分工合作,由欧洲负责管理大陆的安全,而美国则专注于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特别是在印太地区。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川普的长子小唐纳德·川普(Donald John Trump Jr.)近日撰文指出,美国应做好应对中国军事挑战的准备,同时保持与北京对话的可能性。他进一步表示,美中应实现力量平衡,避免战争,这将对美国民众产生积极影响。尽管小川普没有政府职务,但他在川普政治圈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他的言论也反映了川普政府未来的对华政策方向。

翁履中认为,川普政府的核心议题仍是“大交易”。他说:“川普政府不会把对抗摆成最大的目标。他想达成大的交易跟大的谈判。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是朝这个方向前进,军事上或外交上都是表演性质为主。”

他进一步分析说,如果美国通过停战和谈拉拢俄罗斯,北京应该意识到美国可能有更多的资源和力量造成压力和威胁。但川普政府的目标并非中国,而是要美国得利。

在南海的军事动态方面,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周二谴责中国海军直升机在黄岩岛附近危险接近菲律宾侦察机,称这一举动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自由亚洲电台报道,菲律宾方面警告称,如果此类事件导致伤亡,可能会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路透社随后指出,美国已对中国海军直升机的危险飞行行为表示谴责,称这一举动威胁了菲律宾政府飞机的飞行安全。

在更广阔的印太地区,中国海军的一艘护卫舰、一艘巡洋舰和一艘补给舰上周进入了澳大利亚的海上接近区,护卫舰穿越了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托雷斯海峡。路透社称,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表示,尽管这些舰艇未突破任何海洋法,但澳方依然保持警惕,并密切监视中国海军在其东海岸专属经济区的活动。

部分学者认为,美中博弈目前呈现多头复杂态势,一方面川普与习近平首脑互动存在着巨大的回旋与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川普的团队从外交到外贸到安全领域掌门人多是对华强硬派。伴随川普重回白宫一个月之际,以科技竞争与经贸关税为重心,以地缘政治与军事战略为基本点的对华战略,似乎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当前快速变迁的时局中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