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量刑交锋 检方:预谋杀人应判死
"生命太短,不该平凡"检察官尼尔森(James Nelson)8日在绑架杀害中国访问女学者章莹颖的克里斯汀森(Brendt Christensen)量刑审判陈词时,引用章莹颖在日记中写下的文字表示,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短暂到葬送在一个有预谋的冷血杀手上,尼尔森据此请求陪审团对杀死"每个父母心中理想女儿"的被告求处死刑。
章莹颖家人8日步出法庭。
被告辩护律师布莱恩(Julie Brian)则表示,章莹颖的死是克里斯汀森的错,他要负起责任,然而被告曾是有潜力、有未来的年轻人,而且在此案前没有任何犯案纪录,加上他从小就因母亲酗酒及家族心理疾病问题遗传,导致他从15岁就出现心理疾病病征,2016年学业、婚姻及越来越严重的酗酒与用药问题,让他病情恶化,尽管案发前他曾多次试图求援却都未获适当协助。
8日为克里斯汀森量刑审判首日,由七名男性五名女性组成的陪审团将在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决定克里斯汀森的生死,量刑阶段预计进行约一周半。
在检辩双方提出陈词前,沙迪向陪审团说明了判决时的参考因素,包括判死的"法定加重原因"(statutory aggravation factors)、"非法定加重原因"(non-statutory aggravation factors),还有判处无期的"减轻因素"(mitigating factors)。
他宣读陪审员在考虑量刑时,首先必须同意检方说法,那就是克里斯汀森故意杀害了章莹颖,这些原因包括"章莹颖的死亡是因为绑架造成"、"克里斯汀森以令人发指、残忍或邪恶的方式犯下罪刑","被告经过周密计画和预谋犯罪"。
此外,陪审团也可在"非法定加重因素"方面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包括"受害者的脆弱"、"克里斯汀森未来的危险性"、"被告缺乏悔意""被告曾阻碍办案"。
此外,沙迪也逐一念出辩方提出的54个被告不应判死减轻因素,包括被告母亲有焦虑症、长期酗酒,且家族成员有心理疾病病史,被告给予妹妹情绪支持,被告脑部受伤,有失眠、忧郁、焦虑及酗酒、用药问题,被告如判死刑,其父母将会很伤心,被告多次寻求心理谘商协助,但却没有获得适当处理等。
8日出庭作证者,包括三名FBI语言专家,他们主要负责检视及翻译受害者家人、同学、同事的访问影片。
章莹颖男友侯霄霖也出席作证述说两人恋爱关系,并为检方播放的章生前多位中国好友证词作证,其中章的大学、研究所同学,于受访中都对她的死亡伤心落泪。
9日量刑包括章的父亲、弟弟等人都将出庭作证,母亲则将通过视频作证,他们将陈述受害者死亡为他们造成的灾难;克里斯汀森父亲预计9日下午也将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