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转折点 中共六中主办两件大事
警察在党旗前宣誓,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关注从严治党(图源:VCG)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历史上的六中全会多是“向内看”,除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其他多是务虚性会议。但本届六中全会可能将创造历史,中共将出台两项重磅文件,以重塑中共的党内规矩和发展方向。
文革后的转折点?
在六中全会前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中共高层听取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征求意见的报告,并决定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中共将该文件命名为“新形势”下的若干准则,可能是为了与“旧形式”下的准则相区别。其实早在1980年文革刚结束不久,中共便出台了第一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共在30多年后出台新形势下的政治生活准则,这说明了旧准则出现了问题,或者本届中共高层认为旧准则不合时宜。在2016年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说“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外界认为,习近平所说的“突出问题”,主要指周、薄、徐、令等案。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周、薄、郭、徐、令案上。中共17届25名政治局委员,有4人被查落马,占比接近20%。在郭伯雄案移交起诉之后,《解放军报》发表文章称,“郭伯雄、徐才厚贪腐问题骇人听闻,但这还不是他们问题的要害,要害是他们触犯了政治底线。”外界认为,所谓的“政治底线”,便可能是郭、徐等人分裂中共、挑战中央,这都属于政治生活、政治路线的错误。
截止现在,新版的关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直未对外公布,只在中共上层流传,因此其修改后的内容一直处于迷雾之中。但习近平在中共政治局会议上曾说,“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这说明“政治生活准则”将更多的约束中共上层。
清理中共家底的余声
除了关于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外,十八届六中全会还将修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部监督条例出台于2004年,其目的是将对腐败的事后惩罚改为事前监督,反腐“由守势改为攻势”。本届高层早在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就已决定对该监督条例进行修改。
在2013年初,中共高层认为党内法规制度庞杂、新旧并存,有的自相矛盾,有的违背党章宪法,因此必须来一次大扫除式的清理。根据上层命令,由中办牵头、包括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政法委等中央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法规文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的负责人称,全面清理就是要摸清党内法规的家底,并将以前的的法规分为废除、失效和修改三大类型。党内监督条例,就属于其中的修改类型。
党媒人民网评价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有些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不符合习近平“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的要求。中共为了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能力”,必须对“篱笆式”的监督条例进行修改,增加对条例细节的说明。清理小组在废止党内法规近200条,宣布失效法规138条之后,对监督条例的修改意味着清理中共文件家底的行动已接近尾声。
外界认为,本次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党建,核心是从严治党,方式是发布修改后的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因此尽管六中是传统上的务虚会议,但在从严治党涉及到众多官员仕途前景的背景下,本次六中全会可能会成为中共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自此以后,王岐山所说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会获得法规上的确认,中共从严治党将有规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