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 刘欢也曾被央视封杀 而且是3年(图文)
刘欢曾被央视封杀三年
至于在节目中几次感动落泪,刘欢很直接地表示,“在好的音乐面前,我完全没有抵抗,我做不了任何伪装。 ”在刘欢看来,原创是音乐的粮食,自己对流行音乐的振兴有责任感,但并非使命感,他会尽全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新闻背景
《中国好歌曲》的导师席上,观众又看到了刘欢的身影,虽然换了一档节目,但刘欢依然专业、真实、感性,而且充满激情。此次,记者专访刘欢,得知《中国好歌曲》的创意是由他提出,因此出任导师,刘欢责无旁贷。
再当导师 最先提出节目创意“刺激中国流行乐神经”
就如当初坐镇《中国好声音》导师席一样,刘欢选择音乐节目的标准依然没变——要接就接最好的。的确,《中国好歌曲》无疑是当下最好的一档音乐节目,好看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好歌曲》可以刺激中国流行乐麻木已久的神经。
刘欢:《中国好歌曲》最早的创意就是我提出来的,担任导师我责无旁贷。
记者:您觉得“好歌曲”这个节目对音乐界有什么意义?
刘欢:发掘原创人才,鼓励原创精神,推动原创力量,激发原创热情,以此刺激中国流行乐麻木已久的神经。
记者:您心目中的好歌曲是什么样的?您想找什么样的人加入自己的队伍?
刘欢:一首好歌曲首先要好听、动听,要么感动我,要么感染我。我这次的原创大碟选歌要求类型多样化,我想告诉听众,音乐类别不分高下,只有好与不好。
记者:大家都说音乐市场不景气,那您会不会觉得作为这样一档节目的导师,自己身上的担子会很重,肩负挑选好歌曲的重任?
刘欢:会有责任感,但没什么使命感。因为改变一个行业的落后状态,首先需要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还需要音乐人合力,需要媒体鼎力支持,我个人能力微不足道,能做多少算多少吧。我不会自寻烦恼。感动落泪 在音乐面前毫无抵抗力 做不了任何伪装
无论是在《好声音》还是《好歌曲》的舞台上,刘欢都是一样容易动情,总会被选手感动落泪。首期《中国好歌曲》中,刘欢就两度落泪,这让很多网友疑惑,“刘欢泪点怎么这么低? ”刘欢直言,自己落泪一方面是感动于学员创作出来的感人歌曲,另一方面则是被创作人的坚持不懈所感动。
记者:第一期节目中您两次被感动落泪,您觉得他们打动您的地方在哪?
刘欢:你看了节目的话应该知道,一次是对音乐的感动,一次是对人的感动。霍尊的《卷珠帘》不用说,电视机前的不少观众也跟我一样被“唱哭”了,这就是音乐的力量,美的魅力;另一次是张岭的出现太让我意外了!我完全没想到!我和他认识好多年了,我的几次个唱全是他担任贝斯手。前一两个月我还去过他的酒吧听乐队现场,他也没露蛛丝马迹。我真的特别感动!像他这种资深乐手,坚持这么多年不放弃自己钟爱的音乐,而且有勇气站到台前任由人说,我佩服!
记者:四位导师里,您觉得自己泪点是最低的吗?
刘欢:在好的音乐面前,我完全没有抵抗,我做不了任何伪装。
记者:您觉得音乐创作的核心是什么?
刘欢:真诚。
打造选手
请捞仔做顾问尊重创作人彰显作品特色
歌曲选完了,接下来怎么打造?这也是所有观众都关心的问题,怎么把自己选到的“好歌曲”雕琢地更尽善尽美,也同样考验着导师们的专业功力。
既然是学员的原创歌曲,刘欢首先会充分尊重创作人,而且他还特意请到著名音乐人捞仔担任顾问,共同为学员设计编曲,发现他们作品中的特色,并加以彰显。
记者:现在来看,最看好的是哪位选手?
刘欢:我目前收到的备选歌曲质量都不错,很难取舍,最看好的唱作人既要其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还要有较强的原创能力和发展潜质,但这需要进一步接触才能初步判断。现在言之尚早。
记者:选到自己心仪的原创歌曲后打算怎么打造这些歌曲?
刘欢:首先会听取原唱作人的创作初衷,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为完善作品提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一部分需要重新编曲,这次我请了捞仔做顾问,我俩共同设计编曲,他来具体实现。总之,锦上添花吧。
记者:您觉得自己可以在学员哪方面的进步上给出最大帮助?
刘欢:相信我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会帮到他们,发现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特色,加以彰显;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虚心。虚心才能进步。
当导师,他是最较真的一个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对流行乐坛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2004年以后,全民盛宴——选秀节目的出现,也改变了乐坛的生态。 2012年夏天,从不热心选秀节目的刘欢,受制作方几度盛邀,出任“中国好声音”导师。他说,“节目有两点让我心动,一是盲选,仅凭声音选择队员;第二,这是原版,我尊重知识产权。 ”
这一节目是他和年轻音乐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是重温往日音乐情怀的时空机器。“他非常鼓励我能唱出与他不一样之处,他说你要唱出自己心里的音乐。 ”参加首季《中国好声音》并成为刘欢组学员的王乃恩说。
刘欢很较真,把这场活动当事业做,但制作方更想把它当秀去做。身边的朋友透露,当要他在不同风格的学员王乃恩与权振东之中做出选择时,他百般纠结。“我真想对他说,你选权振东得了,没必要把自己整得这样难受。 ”王乃恩回忆。那场比赛后,他和刘欢紧紧拥抱。他安慰着老师,别哭别哭,我挺好的。
刘欢曾被央视封杀三年 《北京人在纽约》助其解禁
“前两年当刘欢开始发起音乐的烧的时候,我听到了他写下的一些音乐片段,他用不知是英文还是法文或是中文哼唱着他的一些歌的雏形。那时,我曾对他说,这种音乐迟早会有人听的。 ”1993年,乐评人金兆钧写道。刘欢的回答是,“这种东西要等待机会,因为味道太洋了。 ”
那一年,导演郑晓龙、冯小刚拍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对选音乐人,他们十分慎重。每见一人,必先听其作品。最后选定刘欢,他也成为剧组唯一没去过纽约的人。
8月,片子已快剪出,片头、片尾、插曲、背景音乐依然全无。为了赶活,刘欢将整套MIDI设备从家中运到剧组所在的友谊宾馆。“我试过ROCK 一点的,也试过像FUNKY这种风格的,效果都不好。最后还是发现对本子的理解不对,因为它毕竟不是美国片,而是北京人在纽约,这就决定了最后的选择是中庸。所谓中庸就是既要有美国味,又要照顾到中国听众的欣赏习惯。旋律性要好,配器上不妨多一些变化与个性。例如片尾本来准备完全用管弦乐,把流行因素全部去掉,后来看效果也不见得好,还是保留了电声。 ”一个多月里,他写出《千万次的问》等7首歌曲、九十多段音乐。
而《北京人在纽约》在央视的播出,冲破了央视对他的3年禁令:1991年华东水灾,为了赈灾,刘欢与韦唯共同发起首都文艺界大型慈善晚会,这与央视的“风雨同舟,情暖人间”大型赈灾文艺义演形成竞争。在央视义演当晚,他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却在电视上突然看到主持人报幕:下一首歌本该由刘欢演唱,他却没到……待他火急火燎赶到现场,唱完最后一首歌下台后,发现随身携带的包不见了。他对名誉是很看重的,第二天,自然要上央视讨个说法。不久,还在《人民音乐》做编辑的金兆钧亲见广电总局下发红头文件,“上写刘欢迟到,还大闹会场,要对他实行封杀。 ”文件发出后,被迅即收回。据说有关部门认为这样下文不妥。
1990年代的刘欢,如金兆钧总结——“从《北京人在纽约》到《胡雪岩》,他进入了创作上的高峰期和演唱上的黄金时期。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流行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演唱上,他进一步成功地融合了不同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