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随团记者:每天睡3小时吃3盒碗面
北京日报 2008-04-09 19:22+-
今天是离开北京的第7天了,奥运圣火昨天离开巴黎,经过一段长达16个小时的飞行,在冰岛雷克雅未克转机后,到达美国的旧金山,进行第6站的传递。
北京奥运圣火在按计划顺利传递,让国内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了解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境外传递的情况是随团媒体的重任。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
衣 羽绒服短袖衫轮番上场
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准备了四季的衣服,运行团队的统一服装也考虑到不同天气条件的需要,有长有短,有单衣,也有厚外套。不过,在大家认为会是最冷的阿拉木图和圣彼得堡,气温倒都在10摄氏度以上,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尤其是在阿拉木图,不少女记者还用了防晒霜,有的记者甚至穿上了短袖衫。
伦敦和巴黎出人意料的冷。伦敦传递的当天早上突降大雪,雪片如鹅毛一样大,印象中北京近几年都没有这样大的雪。在户外连续待五六个小时,即使穿着厚外套,也会觉得冷。抵达巴黎的当天风雪交加,冰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圣彼得堡是第一个洗衣日。境外传递行程长达33天,日程很紧,所以特意安排了6次洗衣服务。到达圣彼得堡当晚,把需要洗的衣物放在洗衣袋里,由酒店统一洗熨后,送回大家的房间。我忙着写稿错过了洗衣服的时间,也就只能等待下一个洗衣日——4月8日在旧金山洗衣服了。好在内衣都是一次性的,袜子也有足够多的储备,出门在外就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天天换衣服了。
到了旧金山,终于拿到行李了。匆匆忙忙把要洗的衣服放在洗衣袋里,挂在门把手上,必须在9点以前挂出去,否则就赶不上当天送回了。
食 饭很好,可惜每天只吃一顿
早餐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当天唯一能按时吃到的一顿饭。虽然睡眠不足,没有胃口,也要强迫自己多吃,才有体力干一天的工作。每天都安排午饭,可记者们通常都吃不上,在伊斯坦布尔给每人发了两块三明治,我把它们塞进背包,背了一整天也没时间吃。有时会以一两块巧克力充饥,可这东西吃多了上火,也不能天天吃。
喝水也是问题,通常大家出发前都会带上一瓶水,可是不敢放肆地喝,不然老找厕所就麻烦了。在伊斯坦布尔我忘记带水,结果从早上忙到下午四点才在休息地点喝到一杯茶。
本来以为很快会讨厌吃飞机餐,没想到飞机上的这顿饭成了大家每天的期待。奔波了一天吃什么都香不说,还能吃到方便面和榨菜。方便面成了飞机上最受欢迎的食品,有两个记者曾经一顿吃了三盒碗面。
住 宾馆很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
按照传递行程安排,每到一地都会入住酒店。入住酒店并不意味着能睡在床上。酒店的设施倒都不错,可进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电源,搞定上网,然后开始写稿。从传递开始,每天只能睡3至5小时。在圣彼得堡住了两晚,第一天到达是凌晨三点,一直工作到早上8点才写完稿子,上床睡了一会儿,就赶着去踩点了。
传递开始头两天还每天洗个澡,后来发现别说洗澡,有时间洗一把脸就不错了。在圣彼得堡,行李早上才拿到,而且7点取行李,8点交回,只有一个小时。打仗一样地打开行李、冲进洗澡间,洗澡、换衣服、重新打包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每个房间住两个人,这一个小时也要分成两半用了。在巴黎根本就没取行李,好在旅馆里提供牙刷,也就刷刷牙,用清水抹一把脸了事。有的记者忙得没时间刷牙,就嚼口香糖,反正大家都是蓬头垢面的,谁也不用嫌弃谁。
工作 火炬在接力,写稿“白加黑”
这次参加火炬接力采访,京报集团只有我一个随团记者,我要给日报和晚报两家发稿。日报晚上12点截稿,晚报中午12点截稿,所以我的工作状态就是“白加黑”,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始终是北京时间,有时上飞机前刚给日报发了稿,几个小时后到下一站又到了晚报的发稿时间,必须随时随地地写稿和发稿。
随团记者每个人都是这样忙碌。文字摄影记者忙着写稿、发照片;电台记者随时要连线后方作直播或录播节目,电视台的记者拍摄完成要把内容编辑制作好传回后方。在飞机上、在颠簸的汽车里、在广场上,你能看到这样一群人:文字记者在电脑上敲敲打打,电台记者口中喋喋不休。有时为了抢时间,文字记者也口头播报新闻,让后方的同事编辑后发稿。每次飞机一落地, “当地时间某月某日某时,奥运圣火号降落在……”的声音立刻此起彼伏,别有一番景象。
制作官方信号的记者可以上运行在火炬手前方的媒体车,这是让其他记者羡慕的美差,因为他们才是可以全程见证圣火传递的人。别以为这活儿好干,接力运行经常五六个小时,记者们在车上一站大半天不说,还不能上厕所。最惨的是在伦敦,拍摄结束时记者们衣服被雨和雪淋透了,结果当天没取行李,也没办法换衣服。
每个人都睡眠不足,所以也就笑话不断了。在圣彼得堡的酒店,我迷迷糊糊走进了男厕所,发现不对头,立刻逃离。
充电也是让大家烦恼的事情。每个人的电子设备都很多,电脑、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飞机上可以充电,但是总负荷有限,电源也就时有时无。即使每天晚上在房间里为所有设备充好了电,工作几个小时以后也就需要再充电。只要一下车,大家立刻找能充电的地方。新华社记者马邦杰异想天开地说,有无线网卡了,什么时候有无线充电卡就好了,一插卡就可以随时移动着充电。
最让大家抓狂的是上网和发稿。平日里用惯了宽带的记者们,简直无法容忍缓慢的网速,发一张照片要10分钟,耽误时间不说,更担心33天下来上网费会不会成为天文数字。海事卫星和铱星电话够牛吧,也要抱着卫星设备在广场上转圈找信号。所以大家见面的问候都是,“稿子发出去了吗?有信号吗?”人人都无比怀念在北京网上畅游的日子。
不过即使困难重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们仍然保持高昂的斗志。追随圣火的脚步,见证圣火的传递,我们满怀信心。
衣 羽绒服短袖衫轮番上场
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准备了四季的衣服,运行团队的统一服装也考虑到不同天气条件的需要,有长有短,有单衣,也有厚外套。不过,在大家认为会是最冷的阿拉木图和圣彼得堡,气温倒都在10摄氏度以上,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尤其是在阿拉木图,不少女记者还用了防晒霜,有的记者甚至穿上了短袖衫。
伦敦和巴黎出人意料的冷。伦敦传递的当天早上突降大雪,雪片如鹅毛一样大,印象中北京近几年都没有这样大的雪。在户外连续待五六个小时,即使穿着厚外套,也会觉得冷。抵达巴黎的当天风雪交加,冰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圣彼得堡是第一个洗衣日。境外传递行程长达33天,日程很紧,所以特意安排了6次洗衣服务。到达圣彼得堡当晚,把需要洗的衣物放在洗衣袋里,由酒店统一洗熨后,送回大家的房间。我忙着写稿错过了洗衣服的时间,也就只能等待下一个洗衣日——4月8日在旧金山洗衣服了。好在内衣都是一次性的,袜子也有足够多的储备,出门在外就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天天换衣服了。
到了旧金山,终于拿到行李了。匆匆忙忙把要洗的衣服放在洗衣袋里,挂在门把手上,必须在9点以前挂出去,否则就赶不上当天送回了。
食 饭很好,可惜每天只吃一顿
早餐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当天唯一能按时吃到的一顿饭。虽然睡眠不足,没有胃口,也要强迫自己多吃,才有体力干一天的工作。每天都安排午饭,可记者们通常都吃不上,在伊斯坦布尔给每人发了两块三明治,我把它们塞进背包,背了一整天也没时间吃。有时会以一两块巧克力充饥,可这东西吃多了上火,也不能天天吃。
喝水也是问题,通常大家出发前都会带上一瓶水,可是不敢放肆地喝,不然老找厕所就麻烦了。在伊斯坦布尔我忘记带水,结果从早上忙到下午四点才在休息地点喝到一杯茶。
本来以为很快会讨厌吃飞机餐,没想到飞机上的这顿饭成了大家每天的期待。奔波了一天吃什么都香不说,还能吃到方便面和榨菜。方便面成了飞机上最受欢迎的食品,有两个记者曾经一顿吃了三盒碗面。
住 宾馆很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
按照传递行程安排,每到一地都会入住酒店。入住酒店并不意味着能睡在床上。酒店的设施倒都不错,可进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电源,搞定上网,然后开始写稿。从传递开始,每天只能睡3至5小时。在圣彼得堡住了两晚,第一天到达是凌晨三点,一直工作到早上8点才写完稿子,上床睡了一会儿,就赶着去踩点了。
传递开始头两天还每天洗个澡,后来发现别说洗澡,有时间洗一把脸就不错了。在圣彼得堡,行李早上才拿到,而且7点取行李,8点交回,只有一个小时。打仗一样地打开行李、冲进洗澡间,洗澡、换衣服、重新打包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每个房间住两个人,这一个小时也要分成两半用了。在巴黎根本就没取行李,好在旅馆里提供牙刷,也就刷刷牙,用清水抹一把脸了事。有的记者忙得没时间刷牙,就嚼口香糖,反正大家都是蓬头垢面的,谁也不用嫌弃谁。
工作 火炬在接力,写稿“白加黑”
这次参加火炬接力采访,京报集团只有我一个随团记者,我要给日报和晚报两家发稿。日报晚上12点截稿,晚报中午12点截稿,所以我的工作状态就是“白加黑”,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始终是北京时间,有时上飞机前刚给日报发了稿,几个小时后到下一站又到了晚报的发稿时间,必须随时随地地写稿和发稿。
随团记者每个人都是这样忙碌。文字摄影记者忙着写稿、发照片;电台记者随时要连线后方作直播或录播节目,电视台的记者拍摄完成要把内容编辑制作好传回后方。在飞机上、在颠簸的汽车里、在广场上,你能看到这样一群人:文字记者在电脑上敲敲打打,电台记者口中喋喋不休。有时为了抢时间,文字记者也口头播报新闻,让后方的同事编辑后发稿。每次飞机一落地, “当地时间某月某日某时,奥运圣火号降落在……”的声音立刻此起彼伏,别有一番景象。
制作官方信号的记者可以上运行在火炬手前方的媒体车,这是让其他记者羡慕的美差,因为他们才是可以全程见证圣火传递的人。别以为这活儿好干,接力运行经常五六个小时,记者们在车上一站大半天不说,还不能上厕所。最惨的是在伦敦,拍摄结束时记者们衣服被雨和雪淋透了,结果当天没取行李,也没办法换衣服。
每个人都睡眠不足,所以也就笑话不断了。在圣彼得堡的酒店,我迷迷糊糊走进了男厕所,发现不对头,立刻逃离。
充电也是让大家烦恼的事情。每个人的电子设备都很多,电脑、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飞机上可以充电,但是总负荷有限,电源也就时有时无。即使每天晚上在房间里为所有设备充好了电,工作几个小时以后也就需要再充电。只要一下车,大家立刻找能充电的地方。新华社记者马邦杰异想天开地说,有无线网卡了,什么时候有无线充电卡就好了,一插卡就可以随时移动着充电。
最让大家抓狂的是上网和发稿。平日里用惯了宽带的记者们,简直无法容忍缓慢的网速,发一张照片要10分钟,耽误时间不说,更担心33天下来上网费会不会成为天文数字。海事卫星和铱星电话够牛吧,也要抱着卫星设备在广场上转圈找信号。所以大家见面的问候都是,“稿子发出去了吗?有信号吗?”人人都无比怀念在北京网上畅游的日子。
不过即使困难重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们仍然保持高昂的斗志。追随圣火的脚步,见证圣火的传递,我们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