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专稿:京骂+国骂 将淹没零八奥运?

万维读者网 2007-12-12 11:14+-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评论文章:最近国内外媒体都在报道大陆官方正努力“禁止赛场粗俗语言”。但不尽人意的是,各个赛场的骂声却依旧此伏彼起。关于观众叫骂,中国媒体总结为“京骂+国骂”,外国媒体则大多将其归并为观赛者的“举止与风度(public’s manners)”;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显示出北京当局和国际社会所共同感受到的忧虑。

京骂+国骂 将淹没零八奥运?

据中国报章承认,国内赛场上贯穿始终的“骂声”,已经到达疯狂的巅峰。出于某种原因,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久前,一大批前往中东某国为中国足球队助威的大陆球迷竟然在国外赛场齐声亮出了“京骂+国骂”的“看家本领”,令全世界大吃一惊。

有报道指,北京奥运的最高组织者终于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北京警方已经全面介入“禁止赛场粗俗语言”的“特别行动”。首都地区近期不少大型体育竞赛的赛场,在每个看台人们都能见到手持摄像机的警官;据报有一些“破口大骂者”遭刑事拘留。不过,局面并没有根本好转,有些人仍然担心奥运比赛会被这些疯狂观众的骂声所淹没。

令人哭笑不得的报道

怎么骂----骂人的“本事”与生俱来,无需训练;故每当有人牵头,不出五遍就形成了上万人乃至几万人整齐划一的骂声,其声势绝不输给中国军队阅兵式上所高呼的“为人民服务!”不仅如此,赛场上的男女老幼针对目标还一致竖起中指,这比骂声还糟----至少国际社会尚听不太懂中国式的粗口。(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骂什么----“京骂”最恶毒也最凝练的那两个字,“国骂”则是与性有关的诅咒。近年来大型赛事常常在全国各地举行,故“狂骂”的“地方性”大大加强,大致包括四川类、河南类、广东类等等。但考虑到奥运会的主要赛场在北京,“京骂”仍然是最大的威胁。

谁来骂----人人都骂,除了挨骂的和警察,也有人说,“其实挨骂的和警察心里也在骂”。大陆记者采访过不少看上去美貌文静或书生气十足的少女球迷,但得到的反馈却使人难以相信:“我们人人都骂,而且什么都骂”。(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谁挨骂----最容易挨骂的是球员和裁判,有时也包括教练。

骂人过后“精神爽”?

中国大陆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叫做“郭子”的青年女性球迷,其正职是某“时尚媒体”工作人员。她的说法是,自己平时从不说脏话,可一进球场,“扯起嗓子就开骂”,“赛场外不能做的事,在这儿我都做了,特别痛快”。

报道还援引一位老球迷的感叹,十多年前,中国赛场“还没有集体性的国骂场面”,大规模的赛场狂骂风潮形成于1997-1998年,众多下岗的工人、发愁油盐的主妇、赚不到钱的老板、精神空虚的学生、四处漂泊的民工以及入不敷出的职员,“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亟需在什么地方释放,于是球场就成了理想的发泄场所”。(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赛场狂骂背后的思考

西方球场观赛者的manners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最富于“绅士风度”的国家英国,却不幸窝藏了全球最丧心病狂的“足球流氓”。在西方,社会对球迷的叫骂已经习以为常,有的足球巨星因一球未进就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连妻子和还没出生的孩子都被骂了进去。英国警察的做法是,骂归骂,只要不离开座位、没有过激行动就不追究,因此“赛场大骂者(hecklers 或 hollers)”并不触犯法律。

中国的球迷倒也有自己的说法,其一,每当裁判误判或球员故意犯规,骂声骤起,有时的确有一种压力;其二,针对中国足球界普遍流行的“黑哨”,球迷们的咒骂就更代表了“民意”----即所谓“裁判不厚道,我们当然也不厚道”;其三,体育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场上运动员的对决,同时也在于观赛者的参与。所以,对“坏人坏事”齐声谴责,是一种“很好的助威方式,是整个赛事的一个组成部分”。(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久前刚刚被北京警方强制解散的“京骂联盟”负责人曾说,“我们的骂声能够带动整个看台、整个赛场”。虽然这个骂遍四方的组织不复存在了,但是“京骂+国骂”的威胁依然笼罩着北京奥运,而这一威胁的能量并不是警察的摄像机就可以“捕尽抓绝”的。

(本文仅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